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63|评论: 2

[草根播报] 凤爪女 洗鱼大妈 瓜子男,消失的尴尬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9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岁末年初,“凤爪女”“红”了。这位小提琴老师,在地铁上边啃鸡爪边扔骨头,乘客指责,反遭其口出恶言。“凤爪女”的凌厉气势尚未消散,又来了一位“洗鱼大妈”,该大妈在地铁公厕里洗鱼,被保洁员劝阻后才终止行为。还是在地铁,开通不久的南昌一号线,小孩横躺座椅,扶杆变单杠,家长抱着娃直接往垃圾箱里大小便。而这两天,在地铁里嗑瓜子吐瓜子皮的“广州瓜子男”又在网上引起热议。从“凤爪女”到“洗鱼大妈”再到“瓜子男”,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知道什么是尴尬,不尊重他人也不自重。地铁是城市生活中重要的公共场所,其间种种“怪象”,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公众文明的失范、尴尬感的缺失。
其实,生活中令人尴尬的“无畏”行为可谓比比皆是。电梯里,站人对面,鼻息几可相闻,目光灼灼逼人;饭桌上,吧唧吧唧狼吞虎咽,还不时用筷子在碗盘中“四处打探”;高铁上,任凭自家“熊孩子”时而猛踹前座椅背,时而高声话痨“十万个为什么”;初次见面,毫不见外向人打听月入多少、房子几套;堵车时分,眼看前面车辆也无计可施,照样将喇叭按得震山响;公共场合大声“煲电话粥”,周围听众默默被迫了解其家庭情况……不知尴尬,举止自若,浑然不觉自己给别人和周遭环境带来的困扰。尤其出境出国时,“旁若无人”的行为会显得格外刺眼,时常闹出笑话,既丢个人颜面又损国家形象。
知尴尬是一种教养,是对他人的尊重。有无尴尬感,在很多国家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指标。一项统计显示,英国人平均每天要为忘记人名、难看的汗渍等细节脸红四次,尴尬感特强,号称“尴尬帝国”;在美国,排队上洗手间时,人们是站在大门口,而非“小单间”门口;日本的地铁上,接听手机是一件很难堪的事,通常会先挂掉再回短信。
培养尴尬感,重要的是提高社会公众对不文明言行的敏感度。打小就“缺课”,成年了也没得到系统“补课”,不知何为尴尬,自然缺乏对文明的敏感度。提高敏感度,就是要让公众从细微处入手,知晓何为尴尬事,从距离、音量、行为、语言、形象、习俗等各方面明晓规范、得当把握。
营造“尴尬文化”氛围,强化教育、提高认知不可或缺,让社会舆论对不知尴尬的人的行为形成强大压力也很重要。地铁风波后,“凤爪女”反被某企业邀请到年会上表演,借机炒作,助长不良现象。对于不知尴尬的人,舆论应当是一片“差评”和“嘘声”,这利于公众尴尬敏感度的提高。在一些国家,令人尴尬的不当行为甚至会受到法律制裁。比如在美国,高速公路旁随意停车“方便”,将被传唤出庭;把电池等有害垃圾随意乱扔,严重的会被判入狱。
“尴尬感”是社会文明的晴雨表,每个人多一点“尴尬感”,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份优雅、多一份尊重,社会就会多一份文明、多一份美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1-3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例的时候可不可以不要说啥子美国怎么日本怎么,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文化里的美丑。
发表于 2016-2-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啥子意思?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