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三十年前的人也有朋友圈
那会是什么样的呢?
富要这么炫
现在我们晒车、晒奢侈品、晒星巴克,
而那时的炫富党晒的可大不一样↓↓
八十年代,能买到一台进口电视机可是非常值得夸耀的!一台电视得五百多块钱,还要托人才能弄到一张“电视票"!
来吧,一起和电视合张照,发个朋友圈!
八九十年代有一辆摩托车很风光,
相当于现在有一辆几十万元的车!
坐上摩托车必须得拍张照发朋友圈!
“爱情冲锋枪”,
七八十年代喜欢弹吉他的男青年这样比喻吉他,
而会弹吉他的女青年更是文艺得不得了,
那时候也没得老师,
自己听,依葫芦画瓢,
能弹一首完整的曲子就是人人艳羡的对象啦!
紧绷的衬衣、喇叭裤、爆炸头、收音机……
好洋气!
娃得这么晒
有了子女以后,妈妈们的朋友圈里全是娃的身影。如果那时有朋友圈,妈妈们大概会这样秀↓↓
1997年7月1日可是一个大日子,
全国都在庆祝香港的回归,到处都是大幅标语!
妈妈们少不了要抱着娃儿拍张照,
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那时候的小朋友拍照可认真了,
小手叉腰是最标准的姿势,
能戴上红领巾的孩子更是骄傲!
看,
我都是少先队员啦,比你们都厉害!
旅游要这么嘚瑟
一到节假日,朋友圈总要被晒风景的照片刷屏。晒风景摆POSE,旅游党们也有自己的玩法儿,出去玩就得这么晒↓↓
那时候照相馆有很多著名景点的布景,
瞧这万里长城,
只有几个阶梯是真的,后边都是画的,
往上边一站,就像真的去到真的万里长城一样,
小弟弟威风凛凛,而姐姐在一边甜甜的笑着,
完美!
生活晒这些才有逼格
现在的人啊,吃饭要晒,聚会要晒,无聊也要晒,如果那时有得晒,他们大概会这么晒↓↓
那时候的孩子可没有那么多补习班培训班,
暑假时,
最开心的事儿就是和一群小伙伴玩水,
每天不耍疯了不回家!
聚会上,
留着中分弹着吉他的男孩,
一定是全场的焦点,
怎么能不在朋友圈里晒晒帅哥呢?
八十年代末,歌厅、舞厅开始流行,
那时候歌厅的消费人均可得有200元,
可谓是相当奢侈,有去必晒啊!
《潇洒走一回》或者《昨夜星辰》都是歌厅必点曲目!
自拍要这样凹造型
朋友圈里晒得最多的是啥?当然是晒脸、摆POSE啊!
那个时候的男生最常穿的
一定是这一身蓝色运动服!
到哪都穿着!
八十年代,
抽烟还属于奢侈品,
一个月要是抽两条烟,家里的生活水平都得降一个档次。
不少年轻小伙都爱叼着根烟,摆着POSE,
觉得自己抽的不是烟,是帅气……
墨镜+卷卷头~
我们五朵金花是最潮的!
那时候凹造型拍照,
背景神马的都是浮云……
这配色在当时潮爆了好吗!
(袜子和鞋子是什么鬼……)
原来恩爱可以这样秀
现在的情人节,朋友圈秀来秀去都是鲜花。而那一年,在老桂林的恩爱是这样秀的↓↓
几对小情侣相约泛舟湖上,
看看美景,聊聊理想,
美好的一天就过了。
和如今的闪婚闪离不同,
当年的爱情简单而纯粹得多,
四目对视,会心一笑,
就是一辈子。
那时候,
人们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与最爱的人并肩,
任江风吹拂,
看似平淡的爱情却轰轰烈烈地走完一生。
那一年,交谊舞开始流行,
那时候,最浪漫的事
也许就是和老伴牵起手来跳一支《把根留住》吧。
二三十年前的朋友圈在现在看来
真傻!真逗!真幸福!
扫一扫关注4G爱阅读,更多实时资讯持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