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84|评论: 0

邛崃字库塔----袁国川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2-1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邛崃经纬》文章
                                                       邛崃字库塔  
                                                           袁国川
  字库塔,四川叫“字库”或“惜字宫”,其他地区亦有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的,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在邛崃,“乡乡皆有塔”的说法流传甚久。作为场镇村落的识别标志,这些塔常建造于城镇的重要位置,有风水塔、字库塔或二者合一,材料构成较简单,主要有砖塔、石塔及砖石塔三种类型。其体量一般不大,造型挺拔匀称、装饰玲珑精巧、质色典雅,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深邃丰富。
  据史料所载,字库塔从唐宋时期产生,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自古以来,邛崃人敬惜字纸并收贮焚烧的习俗经久不衰,代代相传。历史上,邛崃字库众多,或质朴无华,或优美俊秀,亦或雄壮威武,它们融于环境,点睛山水,如诗如画,散发出各自独特的魅力,十分耐人寻味。
  据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考证,邛崃现存字库塔有牟礼镇新街社区兴贤塔、临邛镇邱店子村9组温氏墓字库、卧龙镇战斗村1组倪氏惜字库、道佐乡万福村4组杜沟字库,以及天台山镇冯坝村12组康槽字库、14组田坝头字库和土溪村1组联升塔文字库等。其中,除杜沟字库建于民国,其余均为清代遗存。
兴贤塔:(内插4
中国字库塔中的极品
  临邛自古称繁庶。历史上邛崃地区经济水平较高,至今可见的字库塔遗存通常具有精致华丽、优美俊秀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位于牟礼镇新街社区塔子街街口的兴贤塔,它伫立在喧闹的街市上,体量活泼、俊美迷人。落日余晖中,即使是剪影也可呈现出丰富的层次、细腻的线脚。透雕处透过的光斑、摇曳的塔铃、纤细的塔刹铁针点缀其身,使其精美程度无以复加。镇上一位老人说,镇里人每每路过兴贤塔,总会向它投去敬慕的一瞥。
  据原市文管所所长胡立嘉介绍,该塔建于清道光六年(1827),由彭山工匠修建。塔铭记载:“以回(文风)既倒之狂澜……修建字库,名曰‘兴贤塔’,以继镇江()之芳踪,而培阖郡之风水”。塔坐南向北,通高13.5米,塔基边长2.7米,为仿木三重楼阁式砖砌,平面呈六边形,塔身雕饰琉璃构件和素陶,纹饰有人物故事、花卉、几何纹等图案,十分精美。灵活生动的整体形态、精致秀美的装饰构件和隐约显现的白色灰浆,反映出经典的审美意趣。
  塔身上有浮雕、镂雕以及圆雕图案,各种人物花鸟造型精巧细致,字迹线条清晰流畅,且造型奇特,独具匠心,别有一番风味,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第一层匾名“字库”,供焚烧字纸用。堂外楹联刻“贮先贤废墨,存古圣遗文”,与“字库”二字呼应,点明其字库属性。第二层匾名“仓颉殿”和“文昌宫”,第三层为“兴贤塔”和“观音阁”,“兴贤塔”三字刻在塔匾之上,将祈求本地贤人志士辈出的意愿直抒于此,雅致而庄重。从所刻对联、款识来看,书写者的字迹温润秀劲,功力深厚,颇具晋唐书风,法度谨严而又意态生动,足见深厚的学养和修为。同时也展示了刀工娴熟、凿磨细腻的高超的雕刻技艺。
  兴贤塔塔刹为“蟾蝉莲莲”的精致圆雕,“5·12”汶川大地震后,仅余中央用于固定雕宿的铁针。20104月经文物部门维修复原后,塔刹形式更为丰富,具有十足的创造性,渗透经典的中国传统审美意匠,其做法是引入具象的动物造型取其谐音赋予寄托,砖雕精美奇特的覆钵和相轮,上面采用蝉、蟾蜍、莲精雕装饰,取其“蟾蝉莲莲”之音,喻“蝉联”之意,承科考连中之愿景,展现出令人稀奇的创造性。
  西南交大建筑学院教授张先进认为,兴贤塔是四川乃至中国字库塔中造型最美、装饰最细,内涵最丰富,工艺最精湛的极品,为研究清代塔的建筑形制提供了实物资料。
温氏墓字库:(内插5
勉励后人“惜字如金”
  位于临邛镇邱店子村9组的温氏墓字库,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为六边形三层楼阁式砖结构。塔身彩绘花卉、几何纹等图案,字库外身淋抹石灰。一层为空心,中间建有一“U形”炉口,供焚烧字纸用,里面可见六壁被烟熏黑的痕迹;二层龛刻“惜字宫”,左右两边是砖雕对联“贮圣贤心迹,留天地化功”,表明温姓人氏敬天惜字,视文字为古圣贤心迹,字纸不可秽用而羽化;三层龛刻“奎阁”,左右两边仍是砖雕对联“朱衣暗点,甲第登堂”,意即希望自己的考卷合格,被录取。点点滴滴的风水意味,渗透在砖石之间。字库顶部残,边长0.95米,残高6.6米。
  据村民82岁的温国权讲,该字库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族中长辈温钟才60岁时修建的,他同时还修建了祠堂和墓碑。墓碑前600余平方米的菜地就是祠堂,家族中的大小事宜都在祠堂中办理,后因管理不善,早已不存,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曾有族人开垦废墟时发现了厚厚的瓦砾。村民温洪明说,这座“惜字库”是温钟才个人筹资、出地、投劳修建而成。“字库是我们的宝贝,是老祖宗勉励后代儿孙‘惜字如金’,注重学习文化知识的活教材。”
倪氏字库:(内插6
历百年风雨仍屹立不倒
  在卧龙镇战斗村1组宋河源头,还保留着一座古老的惜字库石塔(当地人又称倪氏字库),距今已有150年历史。沧海桑田,这位静默小村的“老人”历经百余年风雨,仍屹立不倒。
  该字库塔上杂草丛生,坐东北向西南,通高11米,为六边形楼阁式攒尖砖石结构,共三层。底为束腰须弥座,边长1.35米;底层西南面中间龛内横额雕刻有用以教化或祝福的短语“习字延龄”,两侧砖雕对联匾已毁;二层西南及两侧设长方形龛,正面龛上横额“同结善缘”,两侧砖雕对联匾已不见。三层正面中间设长方形龛,龛上横额“字库”,两侧匾被毁。塔刹还塑造了三头狮子承托莲瓣宝珠的形象。整座塔身的三层两向共六面包含内容丰富,在川内首屈一指。
  据倪氏后人倪益谦讲,该字库为邛崃倪氏家族第二代主人倪定纪于清代所建,塔上所有题字传为当年倪氏老屋基有“神童”之称的倪隆钦所书。塔檐彩绘花草、几何纹等图案。塔的轮廓较流畅舒展,变化不多,装饰较少,浑然天成,宛若生长于天地之间、山水之缘。该塔体量小巧,轮廓简明、结构清晰,装饰简单,没有犀利的塔刹或过多的人工雕琢痕迹,悄然坐落在水村山廓,与小丘、农户、小河共生,错落有致,使这片环境更加自然宁静,生机勃勃,给人以质朴原真、清秀奇雅的美妙感受。
杜沟字库:(内插7
劝导大家尊重文化从善多学
  在道佐乡万福村4组一坡地上,抬眼望去,眼前的山包上绿树成荫,碧草红花,其间傲然屹立着一座石塔,坐南向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秀美壮观。
  据道佐乡政府办公室主任杨开友介绍,这就是杜沟字库,建于民国1919年农历十一月。该字库为三层楼阁式石结构建筑。宝塔顶、檐角上翘,面刻筒瓦,瓦当阴刻吉祥纹饰,正面一层下面阴刻“字库”二字,上面碑文详细记录了建塔过程:“……本境地穴,水无亭留,培修龙脉,地穴兴旺,发富发贵,杜姓众名人仁,与同会合,齐积商议,同心协力,以成其事,修竖字库,一塞水口,以培龙脉,本境丰荣,以敬圣人之德,圣神永佑,百事吉昌,万代兴隆”,两边柱上阴刻对联:“虚阁清幽观春夏秋冬景致,满亭潇洒快琴棋书画襟怀”;二层中间阴刻“文人蔚起”四字,两边柱上阴刻对联:“塔如文笔荣华久远,亭似府库富贵绵长。”
  一、二层中间分别浮雕坐姿人物,束腰莲座、西侧设门洞,底座为六边形,边长0.85米,通高6.2米。该字库从各层额枋到塔檐均为斜面石材过渡层,其塔刹有相轮的意象。杨开友说:“这座字库很有研究价值,从上面记载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道佐人十分看重知识,劝导大家尊重文化,从善多学,对研究道佐文化乃至整个邛崃文化都有很大价值。”
康槽、田坝头字库:(内插8
希望大兴文风带来好运
  敬惜字纸,耕读传家是邛崃人的优良传统。据了解,当年天台山镇冯坝村的人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为祈愿考试及第,百姓就纷纷捐款,在康槽、田坝头等地建修了一批造型奇特,体量较小,别具一格的字库,希望大兴文风,带来好运。这种形制的字库塔在当年十分普遍:首先,焚烧字纸是字库的物质功能,而“塔”是其外在形式,在其时其地人力物力水平不足等诸多可能性下,对字库的“形”适当简化弱化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乡野间常常可见的小型土地祠,与这种小字库关系斐然。
  康槽字库位于天台山镇冯坝村12组一坡地上,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坐东向西北,共二层。红砂石砌筑,面歇山式,底层平面呈正方形,外壁石条砌,内中空,上铺方形石板。其体量与山村田野间的小型土地祠十分接近。石板上为二层,三面竖石板及方柱,左书“口锡他三多”,右柱缺失。顶为庑殿式,面饰筒瓦,四角上翘。字库底边长1.45米,通高2.4米。字库局部损毁,表面风化,保存较完整,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田坝头字库位于天台山镇冯坝村14组。字库坐西向东,字库通高1.8米,庑殿式顶,面饰筒瓦,四角上翘,炉两侧镂雕钱文,正面开方形口,两边线刻卷云纹和花卉纹饰,左侧题刻“大清嘉庆八年(1804)……”,上书“官都应显”。左右有方形立柱,题有“职小神通大,身矮法力高”对联。底平面呈正方形,中空,底边长0.95米。里面可见四壁被烟熏黑的痕迹,还残留着许多昔日焚烧字纸剩下的灰烬。字库位于坡地上,北为农田,南邻山路,北距村民李继清住宅20米,四周山地植被茂盛,常年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使字库构件部分损坏和风化。
联升塔文字库:(内插9
教育后代子孙发奋学习
  天台山镇土溪村1组土溪沟旁三古物:一桥一碑一字库,意味着这里是一片可以世代兴旺的风水宝地。凡去过土溪村的人,恐怕都对“土溪三宝”有深刻印象。而“三宝”中的联升塔文字库,塔身细长,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塔檐六角均为翘角,是土溪村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
  “该字库为明代驻邛指挥使高君赞嫡裔合力所建,清朝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建成,至今已140余年。”天台山镇司法所所长张兰均说,以前塔檐翘角上都挂有铜铃,微风拂来,一阵阵“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悦耳,方圆几里的人都能听到,让人心境平和、舒畅,现在风铃已荡然无存。
  字库坐北向南,为六边形五层楼阁式红砂石质结构。宝塔顶,檐角上翘,塔身正面每层墙面上雕饰人物和花鸟图案,通高11.73米。顶部为花瓶覆盆轮,塔刹为三戟串联一体,层间出翘角飞檐,顶层飞檐下刻“高氏奎阁”四字。记事碑位于字库南侧,为三楼庑殿式仿木结构。碑正面阴刻“联升塔文字库”六字。
  塔下东侧一字形排立三叠水石碑一座,当地人称高桥碑。高桥碑由两边低、中间高的三个连体石碑镶嵌而成,翘檐屋形盖顶。正中主碑高约3.5米,正面由名山县“丁卯(清同治六年,1867年)科举人高汝璠题”书的“高桥”行楷大字竖刻中央,格外醒目。楷书“同治捌年(1869)岁在己巳仲夏月望五日毂旦”刻于左侧,载明建塔立碑时间。主碑左右石柱上刻有对联:“六经文字均归库,万代簪缨定满门”,额梁刻“熙来壤往”四字。主碑左右的两侧碑,高约2.5米,载刻建塔立字库的捐资者名讳。
  主碑背面 “联陞塔文字库”六个大字分两行竖刻,其右侧碑刻“建修文峰字库联陞塔碑序”,记载了建修缘由等。其左侧碑刻清朝同治年间进士高腾蛟撰题的“建修高桥碑序”:“塔曰联陞,取其合尖之用三戟,戟与级同音也。桥曰高桥,谓其高门一姓所修,未尝募友他族也。”直接阐明联陞塔、高桥碑取名原因。
  张兰均说,当时修建惜字库石塔的石料大多是就地取材,由能工巧匠搭架修建,据老一辈说是修一层石塔,垒一层泥土,一层层搭架垒土修筑完成,完工后再将泥土挖开,现出塔身。
  该字库塔成为风景中的点睛之笔,使所在场景似世外桃源,给人以安宁祥和的感受。
  长久以来,土溪村联陞塔文字库教育了子孙后代,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发奋学习。
  从兴贤塔到联升塔,纵观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字库,无不折射出邛崃人尊重文化的精神面貌,闪耀着邛崃人的文明素养。作为文化载体,字库塔浓缩了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它以其处理“字”与“字纸”的功能而将人们对文化的敬畏表达得更直接。
■链接:
  字库塔是以“敬惜字纸、惜字祈福”为信仰追求、以焚烧字纸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又称“惜字宫”、 “惜字亭”、“敬字亭”、“化纸炉”等,是古代建筑小品中非常独特的一种塔。“敬惜字纸”具体是指古人对待有字的废纸的处理方法:将废弃字纸妥善集中、整理干净、虔诚焚烧,或埋于净处,或流入江河湖海。古人为此有“为惜残篇归净土,先焚断简赴清流”之美句楹联。
  千百年来,邛崃先民以其智慧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存。邛崃的古塔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尚存之塔多系宋以后所建。除字库塔外,还有宋代石塔寺石塔、元代云居寺塔、明代海云塔,清代回澜塔、西塔、崇嘏塔、文笔山塔等,形制各异,风格不一。有的是13级密檐式、重楼式、楼阁式;有的是平面八方形、六方形、四方形;还有是素陶琉璃塔、黄砂石塔、砖塔。这些古塔,有的矗立于沙洲之上,有的屹立于山巅,有的紧靠禅林庙宇,有的傍于河畔,不仅历史悠久,造型别致,为省内外少见,而且装点了文君故里,成了一部活的古塔纪年史。
  其中,石塔寺石塔位于高何镇高兴村,始建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建成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原名“释迦如来真身宝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居寺塔位于临邛镇红岩子村6组,与回澜塔隔河相望;海云塔位于水口镇合江村,是一座明代灵光寺僧人塔墓;回澜塔位于临邛镇宝塔社区,全名“回澜文风塔”,雄伟挺拔,外观样式别致;西塔位于临邛镇鹤鸣社区5组,始建于宋徽宗宣和庚子年(1120),后损毁,现存塔系清代道光乙已年(1845)州人吴江等倡仪重修,亭亭矗立于白鹤峰顶;崇嘏塔位于火井镇银台村六组,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远望如文笔倒插,似宝剑刺空,像巨柱擎天,令人叹为观止;文笔山塔位于临邛镇南河南岸的文笔山顶,建于清道光25年(1845),2008年汶川大地震遭损毁,2009年修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