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85|评论: 20

[群众呼声] 3265亿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昌县人代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中放了一个天大的卫星:
     平昌县“十三五”重大项目规划出台了,“十三五”期间项目总投资为32652090万元,也就是3265.2亿元,我的老天,从哪里去找那么多的钱!
     2015年全县财政赤字180多亿,如此下去呢?恐怕真应了那句老话: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规划如不能切合实际,冲上天去,又有何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2-22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划肯定要有前瞻性、预见性、科学性,小农意识肯定不行

发表于 2016-2-22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有意见到人代会、政协会上提去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2-22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应用在刀口上,发展实体经济最关键!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6-2-2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总有他的道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3 08:51
这个钱又不完全是县财政的钱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3 08:52
一年六百多亿,转移支付就够了

发表于 2016-2-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五就是个筐,啥子都可以往里头装,这与做生意是一个道理,漫天要价,凑地还钱,完不完得成是一回事,敢不敢要价是另一回事,当然,作为十三五作为统揽全局的规划,起点必须要高大上,眼光更是要长远,切莫要被眼前绊手绊脚。。。
发表于 2016-2-2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规划很好,说明今天的年青人的确是敢想敢干,很有气魄和眼光,支持先!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代会、政协会上又能如何?还不是聋子的耳朵--做摆设的,吃地沟油又如何?就比2楼的低人一等吗?大家都如此冷漠,事不关已,才是悲哀。

发表于 2016-2-23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因地制宜,发展地域经济,正确引导人民群众走脱贫致富之路。

发表于 2016-2-23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16-2-2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5年时间完成这个投资额也不是好大一个数字。但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民生,楼修得又高又多、马路修得又宽又阔,但老百姓天天抠脑壳,那又有什么用呢?

发表于 2016-2-2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一个县每年投资600亿,全国一共两千多个县,如果平昌这个贫困县是平均水平,那就是200x600亿=120万亿,每年中国要投资120万亿,201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才70多万亿,我记得平昌体育老师的数学水平还可以啊

发表于 2016-2-23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划很好,不要怕多,支持
发表于 2016-2-23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划就要有搞055巡洋舰那样的超前意识,我给你们点赞!。。。
发表于 2016-2-2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发表于 2016-2-2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是适度借钱发展,在全国成都债务排第二,仅次南京之后,因此,发展很快,但是他的回报也很快,已成为中国第四城。。。
发表于 2016-2-2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7个2025规划,明确成都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支撑,不仅将影响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市民也将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从前瞻“规划图”到推进“作战图”,今年的具体工作举措,将更加清晰、更加有力。

城市发展犹如一列高速奔跑的火车,这个轨道就是规划。上月,市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审议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业发展、统筹城乡、成都制造、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建攻坚7个2025规划,并就有关工作进行部署。

规划引领,谋定而动。昨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7个2025规划2016年度计划,从前瞻“规划图”到推进“作战图”,为推进“十三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明确了具体的发展路径,也为成都更好地落实国家赋予的责任使命,更好地发挥全省首位城市作用,合力开拓发展新高度,进一步凝聚了共识。

启动“十大工程”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

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根据2016年度计划,市科技局今年将围绕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推进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力争到今年底,成都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15%以上,新增科技型企业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新增创新创业载体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举办“创业天府·菁蓉汇”系列活动100场以上,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活跃,“创业之城、圆梦之都,成都创业、创业都成”的城市品牌更加响亮。

据悉,我市将启动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包括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工程、成都科学城先导工程、一流研发能力建设工程、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工程、创业天府圆梦工程、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产业融合转型升级工程、科技金融创新工程、知识产权强市工程、制度创新保障工程等。

据介绍,“十大工程”的每项工程均涵盖多领域推进举措,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工程”方面,今年将编制完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先行发展、启动中韩创新创业合作园区规划建设等。在“成都科学城先导工程”方面,今年将完成天府创新中心、天府创客、天府数智谷、新金融谷等载体建设,加快引入和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此外,在“一流研发能力建设工程”方面,将推进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与在蓉重点高校签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校院地协同创新,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通道,支持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高校院所联合世界名校、科研机构、顶尖学者,共同举办全球性科技前沿论坛,打造世界知名的科技活动品牌。本报记者 缪琴

启动实施8个专项推进计划

力促完成工业投资2000亿元

2016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6.5%,力争达到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000亿元,完成技改投资1600亿元,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00亿元……在成都制造年度计划中,我市将全面落实“工业强基”行动部署,组织实施好《成都制造2025规划》,为我市工业发展“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我市将启动实施产业发展、工业投资、空间布局、园区建设、创新驱动、企业培育、“互联网+制造”、军民融合8个专项推进计划。重点组织实施14个产业年度推进计划;抓好项目多投快建,新增一批“153”重大招商项目,促进中电科信息安全产业园等116个项目开工建设,东风神龙乘用车等134个项目竣工投产,英特尔“骏马”等150个项目加快建设;启动“3+N”空间布局,以三大区为主,编制好3个大工业板块发展规划,区(市)县为主完成好N个园区规划;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园区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探索园区开发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园区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探索园区开发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推进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全年计划新增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0家,推进重点技术创新项目300个;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完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全年计划动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100户,培育中小企业1000户;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方案,抓好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建设工作;加快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完成军民融合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规划,推进航空发动机、信息安全等园区规划建设,形成一批改革试点方案和专项配套政策,促成一批军民融合转移转化成果。

本报记者 杨彩华

加快建设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

力争今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400亿元

今年,成都市服务业将进一步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型升级,实现创新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为服务业“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全年将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400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服务业占GDP比重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达到53.8%;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扣除商品住宅)4070亿元,增长3.4%,完成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830亿元。

据市商务委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实现年度目标,梳理了《成都市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中国际购物天堂行动计划、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行动计划、国际美食之都行动计划、国际门户枢纽行动计划、“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国际会展名城行动计划、文化创意名城行动计划、国际赛事名城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金融创新行动计划10个行动计划的年度目标和实施任务。明确了全市全年实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外贸进出口增长10%,金融业增加值14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旅游总收入增长22.55%,餐饮业销售收入增长8%,会展业总收入增长10%,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7500亿元,新开通3条以上国际直飞航线,开行300列“蓉欧快铁”、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达到600家,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总体达到1000亿元,创业服务机构达到500家等关键性目标,细化出了10个方面共59条实施任务。本报记者 尹婷婷

打造更具品质城市

全年计划完成城建投资1800亿元

我市年度城建“蓝图”绘制出炉——实施城建攻坚项目1843个,项目总投资8000亿元,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800亿元,确保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整体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推动“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加快建设。

我们的城乡将发生哪些变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构建8个卫星城与中心城的半小时交通圈,集中打造4个小城市和10余个小城镇建设。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开通运营约20公里的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加快推进地铁和有轨电车项目。在城市路网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中心城区“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体系和“一环八射”快速公交网络,城市道路路网密度达到5.2公里/平方公里。在提升外联内通交通枢纽功能方面,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建设。

同时加快天府新区建设,提升其产业承载能力和服务配套功能;全面加快“北改”和城市更新,力争全年“北改”区域完成总投资800亿元;强化城乡生态建设保护,启动推进五个小型水库和3个湿地建设;推进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及周边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各自独立成网的综合管廊系统;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全年计划完成投资78亿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能力,计划建设公共配套设施项目600余个,其中中心城区计划建设公共配套设施项目260余个,完成投资120亿元;强化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全年计划完成投资74亿元;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全年计划完成投资35亿元。

本报记者 袁弘 实习记者 缪梦羽

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700万人次

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数达44条

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城市,加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大力实施“蓉欧+”战略,开展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升级扩容;建设亚洲内陆综合性中心城市,尽快形成“3+N”工业园区布局,抓好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报,开展多层次区域合作,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化旅游精品路线,办好西博会等重要会展项目,推进川菜国际品牌打造,组建国际咨询顾问团;建设国际创新型城市,开展海内外招才引智活动,搭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完善创业创新环境;建设国际生态宜居城市,加快环城生态区和龙门山、龙泉山生态屏障建设,推动“智慧城管”建设,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今年,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路径图”已然明晰。

成都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将有哪些飞跃?根据《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2016年计划》提出的年度目标,今年,成都的内陆开放门户城市地位将进一步显现,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700万人次,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数达到44条,国际(地区)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9.2万吨,铁路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万吨;亚洲内陆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明显,进出口总额增长8%,利用外资实际到位80亿美元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达到272家;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形象较大提升,境外游客入境人数达到250万人次,年度举办国际会展130次,外国驻蓉领事机构达到15个,国际友城超过30个;国际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显著,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国际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顺利推进,中心城区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5%以上。本报记者 胡清

今年我市将建成3个湿地公园

市民外出游玩有了更多选择

到2025年,我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1%以上。根据日前发布的《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10年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市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由体系建设向融合发展的深化,生态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价值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

2016年的生态文明“路线图”如何勾勒?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的PM2.5年均浓度将达到省、市政府年度目标要求,我们的空气质量将变得更清新;而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38.7%、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51%。我市将通过40项具体举措,来实现生态文明的18个目标。

在今年,市民有更多的湿地公园可以去玩耍,我市将加快推进青龙湖水库等五库建设,建成中和等3个湿地公园。而成都的生态环境也将变得越来越好,我市将加大水、气、土壤等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同时,我市还将筑牢龙门山、龙泉山“两山环抱”生态屏障,实施城市“增花添彩”工程,加快26个赏花基地提档升级,让城市的环境更加漂亮。

而在今年,我市还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严格落实新建民用住宅绿色标准,新建民用建筑100%达到绿色标准。当然,除了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绿色之外,今年,我市还将树立生态文明社会风尚,从学校到社区,全面建设“生态细胞”。

本报记者 李凌翌

创建幸福美丽新村示范村150个以上

启动建设100个“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

成都农交所各类农村产权累计交易额超过550亿元;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累计额超过130亿元;新启动创建幸福美丽新村示范村150个以上;新启动“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00个……一组组数字,勾勒出成都2016年城乡统筹的美好画面,也展示出成都今年在城乡统筹方面的着力点。

2016年,成都将围绕“率先将成都建成城乡一体、和谐相容的幸福城市”这一2025年实现的总体目标,深入推进产权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重点任务,加快打造城乡形态特色鲜明的协调发展区、生产要素平等交换的集成创新区、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成果共享区、社会治理科学有效的善治先进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示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区。

今年,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将继续接力,抓住国家级试点改革契机,充分利用好改革成果所奠定的坚实基础,继续完善农村产权登记管理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保护体系,尊重农村产权“长久不变”决议的结果;继续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产权的抵押融资;继续完善户籍制度改革体系;将成片成带推进“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继续推进农用地、林地“三权分置”改革;继续推进农村公路联网加密和提档升级……

同时,还将开展成都市网络城市规划研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完善“市级公用品牌+县级区域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品牌体系,加强农业项目建设和开放合作;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宽带乡村”建设;抓好新一轮村公改革在基层落地等。


发表于 2016-2-24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昌是几线城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