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侯大伟王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为首,最近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把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西部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四川近两年创新发展“捷报频传”:2014年10月绵阳科技城参照执行中关村政策,2015年7月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年8月四川被列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 在近几年来,四川一直将“创新驱动“作为第一件大事来抓,着力让四川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日常工作的开展更离不开创新,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创新推动社会转型,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 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改变、更新,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常态,才能开拓进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真抓实干,赢在创新。从2014年开始,“扶贫”作为一个新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近两年,在中央的带领下,各级政府始终将“精准脱贫”作为一项重要的诊治任务来抓,并且常抓不懈。精准脱贫关系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更需要创新,更需要进步,才能真帮实扶,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笔者从叙永县向林镇获悉,为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向林镇在落实上级政策基础上,开拓创新,精心打造了“扶贫攻坚一户一档”。据了解,“一户一档”是以户为单位,户档内容一应俱全,包含:申请书、贫困户信息采集表、民主评议情况、公示结果、告知书、贫困户不属于“三不进”承诺书、脱贫年度计划表、贫困户帮扶规划卡、易地搬迁承诺书、扶贫手册、脱贫年度贫困人口退出民主评议、公示及退出相关资料、帮扶责任人帮扶记录表、贫困户成效表、贫困户脱贫巩固规划表等14项内容,查阅资料时一目了然,得到县交叉检查组的一致好评。这何尝不是一种创新。 总之,笔者认为,创新不应分大小,创新不应分贡献多少,创新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思想,更要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我们须从小事着眼,让创新贯穿生活,成为一种改也改不掉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