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777|评论: 6

[群众呼声] 饮食疗法 5招教你赶走春季忧郁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招教你赶走春季忧郁症


  1、减少独处时间:当出现抑郁症的征兆时,人们首先要战胜惰性,不能总呆在家中,这点非常重要,因为独处的时间越短,就越容易摆脱抑郁症的困扰。

  2、可尝试多一点户外活动:可以为自己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时间出去走走,或进行适量的运动,尤其是在充足的光照下,散散步,爬爬山,骑骑单车……感受春天大自然带来的生机。在阳光下散步,沐浴着温暖明亮的阳光,会令你感觉生活也随之明媚起来,此外,运动过后,当汗水流了一头一脸一身的时候,抑郁就被狠狠排解了。

  3、找人诉说:当情绪无法摆脱抑郁时,你应该找人诉说。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找一位心理咨询师,将你的抑郁你的烦恼全倒给他。当你的烦恼随泪水夺眶而出的时候,阳光已经射进阴郁的心中。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可以找知己朋友,尽吐苦水和心中不满。

  4、巧妙运用色彩:因为抑郁者的心情本来就很低落,他们看世界的眼光已经带了阴暗的色彩,这时无论是穿戴、化妆,还是生活环境的设计,能够主动接近和运用一些温暖积极的色彩,就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黑色、灰色、蓝色、青色,甚至白色这样的颜色,不宜过多使用,因为这些颜色会让情绪更低落。在服饰、房间色彩上选用一些愉快温暖的色彩,如粉红、橙色、粉黄、金色等等,可以从外环境上调动积极的情绪。

  5、饮食疗法:多吃一些可以帮助人稳定情绪,消除盛生网压力和紧张情绪的食物,例如多吃富含氨基酸的食品有助于稳定情绪,对抗抑郁。鱼、虾、海参、螺类、奶制品、豆制品、坚果以及菌类都不错。包括鱿鱼、鲜贝、黑鱼、银鱼、小黄花鱼、泥鳅、鳗鱼、红皮鸡蛋、松花蛋、黑木耳、花生、炒葵花子、南瓜子仁、杏仁、榛子、干竹笋、黄花菜、百合、山药等。

  7类人群是发病重点

  1、有精神、心理疾病史

  春季是精神类疾病高复发的季节,所以,凡是有过类似疾病史的患者及亲属,一定要注意控制病人情绪,一旦发现其思维、语言、行为的异样变化,需要尽快求助于专业医生。

  2、有家庭遗传史

  精神疾病在家族遗传中的概率非常高,有这类疾病史的家庭成员需要注意,有可能亲人情绪波动较大或长时期的抑郁、悲伤,就是精神类疾病发病的导火索。

  3、近期经历了重大负性事件

  或许是学业、事业、家庭、感情的不顺利,或许是朋友、亲人的逝去,在春季、在清明节这样的特殊时期,如果患者遇到这样的打击,而又不能很好地疏通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则很容易发生情志疾病。

  4、这一时期停药或减药的患者

  有的心理或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正在服药,病人家属或其本人没有经验,认为前一段时期的临床症状已控制很好了,于是未征求专业医生的意见擅自减药或者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很有可能会造成疾病的加重,而使之前的治疗前功尽弃。

  5、机械工作时间过长

  如驾驶汽车、流水线操作、重复性动作等都会引发强直性精神状态。强直状态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躁狂和强迫症状的出现。尤其是中、高考前期的学生,他们每天的学习时间甚至超过12个小时,同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是情志疾病发病的高危人群。这个时期的劳逸结合、及时休息与情志调节是避免该类病症的很好方法。

  6、抗压能力较低的青少年

  他们选择自杀的最核心的一个原因本质上是对生命的意义还缺乏了解,这在现实中是一种教育的缺失,家长老师应多向青少年做“生死教育”。

  7、更年期的女性

  这类人群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导致焦虑、抑郁等身体反应,如果这时受到外部刺激,则有可能最终导致过激行为的出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3-2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16_3_27_9_11_09.png

b_76F4CBD99C55E3C91927953B4A383A2C.jpg

b_A62CFA532CA7DA4C273695363E2A75B4.jpg

发表于 2016-7-28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个

发表于 2016-8-1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6-8-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发表于 2016-8-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8-1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