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51|评论: 17

[以文会友] 春在田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4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在田间
    一阵春雨后,空气怡人,温暖惬意。广袤的新山更加靓丽,鹅黄、嫩绿、墨绿,相映成趣。残败的油菜花镶嵌其间,宛如掺有翡翠的金锭,灿灿耀目。
    踏着似酥的泥路,漫步于乡间小径,立刻被眼前一幕深深吸引。此时,伸伸腰,扩扩胸,贪婪地吸几口湿润鲜活的空气,搅拌过的香流冲刷全身,酥酥的,痒痒的。
    丽日高照,春风拂面。鸟语花径,春芽蠢动。处处留下春的痕迹,处处渗透着春的气息,处处洋溢着春的希望。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农挽起高高的裤脚在田里行走着,左手持着荆条,右手扶着犁把。腿色的蓝衫上,岁月如痕的皱纹间,脸颊上,胡须上,皆溅满泥浆。一头老黄牛在前面奋力地犁着,身后留下浅沟似的新鲜泥山。牛颈上,那圈长年累月劳作时留下的肉痕,现已挣破了老茧,又溢出鲜红的血迹,还在继续劳作。
    四周,寥如星辰的几块油菜田、小麦田仿佛缺乏生机似的生长着;还有几块稻田是昨年留下的稻草;剩余的,荒芜一片。大块大块好田早已荆蔓丛生,没过人腰。不远处,一位老妇在枯萎的杂草丛中弯腰寻找青草,不时用那右手揉搓着被荆刺划破的左手,继续寻找着青草。
    我看见老农,一脸疲惫,打招呼道:“老伯,歇一会儿,抽一锅烟。”老农实在是累了,喝住牛,高一脚浅一脚地走向田埂,随势坐下来。我忙递一支烟,老农拒绝道:“不过瘾。”于是点燃自己的旱烟,猛吸几口。
    “老伯,您今年多少岁了?”
    “六十七了。”
    “您有几个儿子?
    “两个儿子,都在广东打工。”
    “每年都回来吗?”
    “偶尔回来一趟,十几天又走了。”
    “您该歇一歇了。”
    老农望望如洗的天空,又眺眺远方,长吁一声,“太可惜了。你看,大片大片的好田被荒芜,令人伤心。”
    我无语,喉间好像有一块什么东西塞住似的,酸酸的,又呕不出来,抬头一望,看见田里的老黄牛的眼眶边挂有几滴泪花。是该歇歇了,然而为了生计,为了谋生,为了子女,不得不老骥伏枥。
    春已到了,然而田野的春又在哪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3-2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县政府正在大力发展农村的产业化发展,承包土地,搞规模化经营,改变以前传统的牛耕人驼的农作模式,农民变身打工者,每天到承包人的地里劳作,按天领取工资,这样做的一个最大的好处便是,将以前的摞荒土地重新变成了良田,重新让他不断产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模式必将在全县的所有土地上实施,全县的农业发展也必将迈上正常健康的轨道!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6-3-26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在留守老人辛勤的手里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3-2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村社都集约经营土地种核桃、花椒、茶叶、莲藕、药材、花卉了,留守老人种点自己吃的粮食与蔬菜,也懒得养猪牛了,喳嘴嘴货不分天寒地冻,还是暑气逼人,都需要去侍候,老人感觉吃力了,不养了。他们吃着4、5年前存下的谷物,嚼得艰难了。

发表于 2016-3-2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路过,拿分走人

发表于 2016-4-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在家乡

发表于 2016-4-9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在家乡平昌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在202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在十三五,春在2020.
发表于 2016-4-1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是希望的化身

发表于 2016-4-1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分走人:victory:

发表于 2016-4-12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美景尽收眼底。

发表于 2016-4-1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田野的春天,好。

发表于 2016-4-26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田野的春又在哪里,在平昌,我情爱的家乡。

发表于 2016-4-2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在辛勤劳动的人民里。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26 17:02
大自然的春天来了,农村的春天以远去。

发表于 2016-4-27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生计,为了谋生,为了子女,不得不老骥伏枥。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昌网缘 发表于 2016-4-27 11:00
为了生计,为了谋生,为了子女,不得不老骥伏枥。

是啊。孝是中国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向那些老骥伏枥的老人致敬。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