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我这个年纪再说这些话,有点倚老卖老的意味,但真正懂得自己需要什么,确实需要很多年。就像我当年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做个与众不同的人,直到认识了很多与众不同的人,我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想要的日子唾手可得,或者生活真的就是等待创作的黏土,任由我们捏成想要的样子,但等等,首先你得知道,自己想要的日子是什么。 没有住过两百平米的房子,就很难对两百平米的房子发表客观的意见。 没有过月薪十万的日子,就很难评价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没有过流浪的生活,单凭被美化的图片很难知道旅途艰辛。 我曾经认识的人喜欢住胡同,那里偶尔去去确实很好,鸡犬相闻的,又有俗常生活,北京俚语听起来也很亲切,像回到过去的日子,在不算远的八十年代,冰棍儿都好吃的过份。这个朋友几乎家徒四壁,唯一的家具是床,电器是冰箱,但没有插电,打开一看,里边全是书。 这很酷,但我从那里回家,觉得自己的家非常好,并确定自己还是适合住楼房,电灯电话空调,热水澡和棉被子,足够舒服的靠枕,同样看书,他比我纯粹多了,我看起来是看书,其实还是在享受。 我不是说那朋友的日子不好,甚至从视觉上,那感受更酷,但不适合我。 我还有个朋友,他每次来北京都去逛美术馆,手里拎着巨重的画册或者其他艺术作品,文艺到骨子里去了,好在他吃饭还正常,否则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前段时间他去威尼斯双年展了!是的,他就是为了威尼斯双年展而去的!!好吧,我听说了之后颤抖着,觉得这真是一种令人沉醉的爱好,但我没有办法逼自己去研究艺术,这不是审美的差异甚至不是知识结构的差异,只是我和他的差异。 我有朋友去边境,穿越尼泊尔;有朋友选择创业,在望京开了自己的办公室,还找了阿姨来炒菜;有朋友白天睡觉,晚上写故事,写不下去的时候就开车出去游荡。 他们足够与众不同,但这却也都不适合我。 所以我觉得,人还是得足够强大,才能抵御这些与众不同对自己的诱惑,变成一个像自己而不是像这个像那个的人,也没有必要非要为和他人区别来买单。 更彻底的讲,生活而已,没有对错,只有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