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16|评论: 0

[草根播报] “3.15”的维权能否变成“365”常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5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到一年“3·15”,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形形色色的宣传活动,网络、电视、报纸也会曝光一些欺骗消费者行为的典型事件,消费者的权益更会“借机”得到“有力”的维护。“3·15”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实在让众多消费者既扬眉又吐气,“3·15”每年只有一天,但消费的日子,却是有365天,如何让“3·15”变成“365”常态,让消费者实现明明白白消费、平平安安消费、放心无忧消费,这正是执法及监管部门应当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公众热议“3·15”,而这维权日的甜头究竟在哪里?在这天,我们的媒体、工商等部门都会联手为消费者“撑腰”,消费者也才能找到些许维权底气。一年365天,消费者为何偏偏要到这天才拿起法律或舆论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许正是这维权日的背景强音让公众尝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甜头”,这背后显然反证了平日维权难的尴尬,及平日消费者个人维权的势单力薄、孤掌难鸣。
之前媒体曝光的“天价鱼”、“天价虾”、“天价月饼”等种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就如同一面镜子,反照出了目前消费市场的些许混乱及监管力度的不足之处。一个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会有力带动经济的良性发展,而这更需要“执法必严”成为强有力的先驱。
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健全的前提下,在整个社会诚信建设尚未达到理想化状态时,消费者的维权路上布满荆棘。“3·15”维权热自然是好事,而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一场持久战,归根到底要在平日里下功夫,应从监管、追责和诚信等方面同时发力。相关执法部门,更当把每天都当成“3·15”,将那些左拉右扯转着圈“忽悠”的商家的违法行为掐死在萌芽之中,为防止天价宰客事件发生,要加大执法力度,也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力量,才能对坑蒙消费者的不良商家产生威慑,也才能减少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的发生,以此改善整个消费的大环境,让公众每日可以尝到维权的“甜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