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某微信公众号上所发文章。
“给大家讲讲我的遭遇……,清醒过来后,身体一直在颤抖,被恐惧感和无助感包围,不知道自己是思路清晰还是混乱得要死,重要的是,我还活着,没有消失……”3月27日凌晨4时许,一篇以受害者口吻讲述在翠屏区遭遇“秘,葯事件”的文章在网上疯传,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但记者通过甄别,发现该篇文章破绽百出。
破绽一:受害者及其家人为何不报警?
该文作者自称是受害者,是一名少女,于3月26日晚8时40分和朋友吃完饭,准备打车回家,走到了翠屏区青年街路口,遇到一伙人,其中一名70多岁的老人过来问路,靠她有点近,她顿时闻到一种香味,呼吸急促。关键时刻,她的手机响了,是滴滴司机联系她,于是,她快速赶到女学街2路公交车站台路口。
上车后,她立即给她的朋友打电话,电话不通,又给朋友的女朋友打电话,仍不通,下车后,强撑着爬上楼回家向母亲诉说了遭遇,随后就瘫倒在地,人事不省。27日凌晨3时38分清醒过来后,被恐惧和紧张包围的她起床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庆幸自己还活着。
记者发现,这篇“惊魂遭遇”有900多个字,时间、地点,人物写得非常清楚,但让人生疑的是,受害者一直没有提到报警,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受害者及其家人都没有报警,而选择给朋友甚至是朋友的朋友打电话,直至凌晨醒来写亲身经历,仍没有选择报警,让人费解和生疑,不符合常理,这是文章的破绽之一。
破绽二:受害者讲述逻辑严密不符合“恐惧症状”
文中,受害者自称在秘,葯的作用下回家就瘫倒在地,凌晨3时38分醒来,受恐惧包围开始写“亲身经历”。但是,宜宾日报记者注意到,这篇文章是4时35分就开始在网上传播,也就是说受害者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写出了一篇近千字的回忆文章,文章条理清楚,逻辑严密,不符合紧张和恐惧者所具备的语无伦次等的症状。
记者还仔细阅读了这篇文章,发现受害者把什么时间碰到下秘,葯的老人,什么时间回家,什么时间起床写“亲身经历”记得非常清楚,甚至精确到了分钟,而事件进展发生的地点也是记得清清楚楚,先在青年街路口,后在2路公交车站台路口,直至回家,这些,都不符合一个被下秘,葯的受害者所具备的基本症状。
宜宾一市民在朋友圈转发该消息。
破绽三:文中聚集了近期网络热议的多个关键词,疑精心策划
记者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发现文中出现了近期网上热议的多个话题,如“秘,葯”、“柺迈任扣”、“滴滴打车”、“倒区期管”等,都备受网友关注,整篇文章故弄玄虚,疑精心策划炒作。
至28日下午宜宾日报记者发稿时止,受害者的这篇“亲身经历”已被网友在朋友圈大量转发,造成极大影响。多名网友告诉记者,这篇文章,他们是从宜宾某个私人公众号看到并转发的,该篇文章在此公众号上的点击率已达几万人次。
记者进入该微信公众号,发现该篇文章的标题《昨晚宜宾刚发生的,女孩子千万别一个人晚上出门》被设置在头条醒目位置,还配发了较为吸引眼球的照片。在该公众号负责人的朋友圈,记者却看到了这篇文章,上面有配有留言:事情是真实的,我们需要找到这个女孩,有谁认识她的话请联系我,谢谢!
28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该微信公众号负责人。他说,这篇文章所讲的情况是真实的,受害者是一位姓胡的少女,是胡姓少女给他们提供的线索。记者问对方此信息在发微信公众号前有没有向公安核实,他说没有,记者请对方提供胡姓少女的联系方式,以便核实,他说不方便。
宜宾市公安局网监支队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目前,警方没有接到任何关于“秘,葯”的报案,这篇文章所述情况基本可以确定是造谣,目前,他们正就此展开调查,一经查实造谣者,将依法予以相应的处罚。宜宾日报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及时向读者公布真相。
宜宾日报记者 李美琪 文/图 来源--金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