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的民间微信公众平台号推出的信息遭受各方质疑
“清醒过来后,身体一直在颤抖,被恐惧感和无助感包围,我还活着,没有消失……”3月27日凌晨4时许,宜宾一民间商业性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一篇文章,作者疑似一少女,称3月26日晚在翠屏区青年街遭遇“**事件”。由于该平台拥有众多粉丝,该文随即在朋友圈疯传,引发公众恐慌。经记者了解,该事件疑点颇多,各方均对其进行了质疑。
3月29日上午,宜宾市公安局相关人员称,“当事人”已经找到,警方正在对其讲述的内容进行逐一核实。同时警方发布初步情况,称:针对大家关注的女子被迷倒一事,目前公安机关没有接到相关报警,近期也没有发生类似案件,“翠屏公安”正在全力调查事情真相。
惊心动魄的“经历”
3月27日凌晨,宜宾一民间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头条信息《昨晚宜宾刚发生的,女孩子千万别一个人晚上出门!》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文章称,3月26日晚上8点40分左右,女孩和朋友吃完饭准备打车回家,走到了青年街路口时,一位估计70岁的老年人来问路,说话听不懂。“老人过来和我搭讪时有一种甜香的气味,很奇怪的味道,虽然只靠近了10秒左右,但我意识到一位老人身上有这种香味有些不正常,所以立即就屏住呼吸迅速逃离。但上车后开始明显感觉到兴奋、头晕,呼吸也很急促。到了小区硬撑着上楼时已浑身乏力,感觉很累,周围都是天旋地转的。”
文章称,“到家向母亲诉说了遭遇,随后就瘫倒在地,人事不省。27日凌晨3时38分清醒过来后,被恐惧和紧张包围的她起床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该文引起了警方的重视,但宜宾市公安局以及翠屏区公安分局均表示,没有接到关于此事的任何报案,警方称,该文存大量疑点,警方正就此展开调查。
警方调查人员表示,该文章与网络上多年前一篇“南京最近出现的拐卖人口和器官的作案团伙!”流传文章(又名为《我真实经历了人贩子的迷香,差点被拐走!!!女生单独出行真的要注意!晚上打车回家了!!!》)极其相似,疑似虚假消息。
各方质疑 平台称“已证实”
女孩“惊心动魄”的“遭遇”引发大量网友关注和恐慌,许多年轻女性网友称,“以后都不敢出门了。”然则,除了警方的质疑,网络上多位网友对文章本身的真实性也提出质疑,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宜宾新闻网询问,希望媒体对该事件真实性进行了解。
宜宾本地另一媒体发布评论,对这篇900多字的“惊魂遭遇”提出诸多疑问。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受害者及其家人都没有报警,而选择给朋友甚至是朋友的朋友打电话?受害者讲述逻辑严密不符合“恐惧症状”;文中聚集了近期网络热议的多个关键词,可能是精心策划等多个疑点。
但在3月28日下午,该微信平台发布了一条《已证实!前天晚上宜宾发生惊险事件属实,女孩子晚上出门千万小心!》的信息,称前一篇网文因“警方没接到相关报案,希望我们先删除消息并进一步了解核实后再来提醒市民”而删除,但目前他们已经想方设法与该事件的当事人取得了联系,并证实此事,出于尽快提醒广大市民出行注意安全的考虑,再次推送消息。
这条“已证实确有其事”的消息引发关注高潮,当晚该条微信点击量就已达7万余。
发布平台称信息“已证实”,警方正在调查。(网络截图)
发布消息的平台不能提供当事人信息
29日“当事人”已找到
——警方正在了解事情真相
3月28日晚,记者联系该公众平台负责人核实该消息真实性。
记者问:“该事件是否真实?平台发布消息前是否经过核实?”
负责人称:“经公众平台工作人员初步核实,该信息真实,确实有一位17岁的宜宾女孩经历此事,并写下相关文字。”
记者提出,能否提供女孩信息以及联系方式以供新闻媒体核实情况?该负责人表示,依照当事人意愿,不能向记者提供当事人联系方式和有关信息。
该负责人称,警方已经与之联系过,由于当事人目前心情未平静不方便接受询问,所以平台也未将当事人联系方式交给警方。
最后,该负责人提出将在29日上午将当事人联系方式交给警方。
当晚,记者再次联系翠屏区公安分局,警方表示,由于该公众平台负责人未提供当事人联系方式,警方正在通过其它手段继续调查,一经查实,将第一时间向媒体公布。
3月29日上午,宜宾市公安局相关人员称,“当事人”已经找到,警方正在对其讲述的内容进行逐一核实。同时警方发布初步情况,称:针对大家关注的女子被迷倒一事,目前公安机关没有接到相关报警,近期也没有发生类似案件,“翠屏公安”正在全力调查事情真相。
宜宾新闻网记者将对此事件进行追踪。
麻醉专家:“没有这么强的麻醉剂”
在民间流传的消息中,“只闻一阵异香飘来,众人皆手脚发软,纷纷倒地不起……”这样的说法并不少见,但人们对这类消息却总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未有亲身经历者现身说法,公安机关也未曾接到过这样的真实报案。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晓军表示,现有起效最快麻醉剂也没有这么强的效果。
说到麻醉,古代就有“蒙汗药”,但那是必须口服才生效的。王晓军称,如果是吸入气体麻醉,难度不是一般的高。除非是在封闭的室内,且让麻醉气体达到很高浓度,才能“熏倒”正常人。实际上,就算是专业麻醉也需要用“贴在脸上”“掩住口鼻”的方式大量吸入麻醉气体,才能让人逐渐失去知觉。“在室外、在街道上,麻醉气体一般无法达到有效浓度,根本不能产生作用。”
王晓军认为,在室外一个人“闻香而倒”的可能性也许存在,那就是那个人本身就患有某种会昏迷的疾病,而不是所谓**的原因,“不会有那么强的麻醉剂,又不是拍电影。”
而一位从1996年开始在禁毒系统工作的民警称,他与各种毒品、迷幻药、精神类药物等打交道,了解甚深,却未发现一样药物可以通过对话或简单的身体接触便能产生幻觉和受施药方控制。出门在外,只需要注意不要跟陌生人吃饭、喝酒和过于亲密,不要随意的接受不熟悉的人递过来的食物、饮料等,便不会“中招”。
>>>>观察:
事件引发热评:网友认为信息不真实
“盼望了解事情真相”
该两条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引发热议后,相关信息被快速传播,有大量网友就文章的逻辑、**的真实性、发文后的反应情况进行了讨论。部分评论者认为该信息不真实,而平台后来自证的“已证实”缺乏相关证据,仍然不可信。
网友“多闻”提出,为何这条信息会在多个城市同时出现?仅仅是换了城市名称而遭遇几乎完全相同?时间都是8点40分?请不要造谣,尊重宜宾人的智商。
网友“离弦”表示自身是一位医生,他称,这种闻到香味就晕太“不科学”了,称“肯定是假的”。
网友“大大”称,这明显就是一则谣言,居然还被“证实”了。民间的网络平台是不是也应当具备一些专业精神?
也有部分网友选择“相信”该民间平台发布的消息,一时之间,双方意见不一,28日晚,宜宾本土论坛、微信圈内就此事的转发与评论量暴增。更多的网友表示,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希望公安部门能够快速调查,了解事情真相,让公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