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77|评论: 0

[泸州杂谈] 革除陋习寄哀思 文明祭奠驻吾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3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的时节,是缅怀英烈、悼念先人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祭拜这一习俗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国人的优良传统,按照传统习俗,人们会在清明节前后为亲人上坟祭扫,并通过放鞭炮、烧纸钱的方式表达追思之情,然而优良传统却不能回避其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每逢清明时节,人们外出扫墓时间集中,往往造成交通拥堵;焚烧纸钱等,导致纸钱灰烬遍地,甚至引发火灾;近来,雾霾频现,虽是天灾,但“满街尘灰烟火色”更让人有种厌恶呼吸的感觉。更有甚者,毫无节操地利用祭祀者对亡者的尊重和敬仰,仿造一些纸制的现实生活中的时尚用品,并贴上祭奠亲情的标签,大肆鼓吹其效果,最终让祭祀者稀里糊涂地为这种无中生有的“奢侈”埋单。
随着近年来文明祭祀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很多人选择带着鲜花去祭扫,墓园里不再是鞭炮齐鸣、烟雾漫天,取而代之的是满目新绿、鲜花芬芳。这样的祭扫方式既能寄托哀思之情,也能保护环境、减少安全隐患、提升道德修养。
清明祭祀,要把文明刻在心上,只要亡人在祭祀者心里,怀念也在祭祀者心里,那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能达到祭祀的目的。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祭祀文化理念和生态保护意识,追求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绿色清明的祭扫方式,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美德的践行者,争做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带头人,在全社会营造摒弃陋习,节俭清风,文明和谐的良好环境,使清明节真正成为一个传续理念、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节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