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发现我国较早的地方书院。昨(6)日,记者从阆中获悉,此发现不仅填补了当地史料记载的空白,而且将当地古代书院历史从宋代向前推至唐代。
据阆中学者李家驹介绍,在阆中玉台山有一所古老的地方书院———唐代阆州北“古台山学舍”(古台山书院),“山长”(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一词则源于此书院。
“山长”一词源于古台山书院
玉台山历史上称古台山,唐代,山前建有滕王阁。10多年前, 阆中开发滕王阁景区时,就在滕王阁大殿背后的山腰处,发现一座古台。经文物专家考证,确认为古台山书院遗址,其建造时间可能为唐代。
然而,有关古台山书院的历史,当地史料未曾记载。为此,当地文物部门只好在此立碑,并通过旁证史料,对古台山书院的历史作了一些介绍。
去年11月,李家驹在网上通过百度词典查史料,无意中发现“山长”一词的解释,竟然源于阆中一所古老的地方书院———唐代古(玉)台山学舍。百度词典这样解释:“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唐代刺史孙丘于阆州古台山置学舍, 延尹恭初,为山长。”
这一偶然的发现,令当地文史人员兴奋不已。随后,对我国书院历史颇有研究的阆中市东风中学教师侯开良据此进一步考证发现,目前我国所有关于“山长”一词的解释,无一例外地指向唐代古(玉)台山学舍。
唐代大儒尹恭初首任“山长”
今年清明节期间, 记者在阆中玉台山看到,这座古台长宽各约9.9米、高约1米。左侧有台地近6667平方米,右侧有台地约2000平方米,在100米的塄坎下面,散布着一些坡地和池塘。
历史上,古台山书院也被记载过。宋代学者马永易所编著的《实宾录》之卷十一中,《山长·二则》有这样的记载:尹恭初,阆州人也,家世儒业,通五经,善谈论。唐代刺史孙丘置学舍于州北古台山, 以尹恭初为山长,学者大集。恭初不下山二三年,教诲不倦。
据此考证,阆中古台山书院的修建时间应为唐代, 其修建人为唐代刺史孙丘,书院的首任“山长”为尹恭初。阆中相关史册也曾这样记载:唐睿宗之前,阆中称隆州。公元712年唐玄宗登基后,因避名讳改隆州为阆州。
另外,据杜甫学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祈和晖女士考证:著名诗人杜甫先后三顾阆州,写下的73首诗歌中,无一涉及古台山书院,究其原因,可能是当年该书院还未修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