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尤其在二手房交易时遇到的纠纷更是数不胜数。譬如一些中介想方设法在合同上做文章,与购房者签订“阴阳合同”,这种方式极易给购房者带来各种法律风险。这不,朱先生就遇到了有关“阴阳合同”的纠纷...... 案例:误入中介圈套,多缴两万元税费 朱先生在嘉定绿地秋霞坊看中一套总价180万的二手房,但是房子不满2年,总价和交易税费大大超出预算范围,朱先生因此犹豫不决。中介王小姐暗示,可以采取阴阳合同的方式,报低总成交价,这样就能降低税费。朱先生采取了王小姐的建议,报低了成交价。 但是,由于80万成交价过低,房管局经过对该房屋的评估后,最后按照110万的标准让朱先生交税。这样一来,税费就多出来了2万元,朱先生越想越生气,将王小姐告上了法庭。 像朱先生这样一味追求低价而忽略风险的购房者并不在少数,但是很多购房者并不知道其中的风险。为此,小编特意咨询了专业律师,让专家指导购房者认清什么是阴阳合同,以及如何处理阴阳合同产生的纠纷? 什么是“阴阳合同”? 上海二手房买卖中,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逃避税费,买卖双方往往会签订两份交易价格不同的合同。真实的交易价格比较高,但并不提交到税务和房管部门,而是把另一份交易价格比较低的合同备案网签,并按比较低的价格缴纳税费。 阴阳合同违法,但不代表买卖合同无效 签订阴阳合同为了逃税,这当然是违法的。以避税为目的签订的相关条款法律上是无效的,但是,律师提醒购房者,并不能因此直接导致双方所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 因为双方的房屋买卖行为本身并不违法,双方达成的交易价格也不违法,违法的只是双方在买卖过程中达成的避税条款。在这个法律关系中,买卖合同是基础,避税条款只是履行买卖合同中的环节之一。避税条款违法无效,并不能直接导致整个买卖合同无效。 因此,如果双方因阴阳合同为由发生纠纷,没有特殊情况和约定的话,以此为由是无法认定合同整体无效,或因此解除合同的。 当存在阴阳合同,应以哪份合同作为法律效力? 通常有两份相冲突的合同,一般判断是以后形成的合同为准,但是在阴阳合同的条件下,并不能这样简单判断。 很多真实价格的阴合同是签订在前,用于备案的阳合同是签署在后。所以,并不能简单地认为以在后且经过官方备案的以哪份的效力为准,要看哪份能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首先看双方发生争议后对哪份合同有效的主张,如果双方对此主张一致自然没有争议。如果双方对以哪份合同为准有争议,就要看具体合同内容判断了。 律师介绍,目前房屋买卖中的阴阳合同大多是由中介代为起草处理的,通常是有以一个低的交易价格,再加上高额的装修补偿条款或补充协议的内容来形成整个的交易价格。而办理网签等手续时,高额装修补偿的数额是不体现的。 对于哪份为真,通过合同条款通常是比较好判断的,如果体现得不清楚,可以结合上海二手房交易时的市场价格、双方的关系、合同中的其他约定内容综合确认。Shhuang44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