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原则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成都的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未来的成都将如何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又将会怎样实现新突破?昨日,成都市规划局总体规划管理处处长张惜秒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对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瞄准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目前已启动了新一轮总规修编,并重点面向国际影响、区域辐射、创新引领、生活品质和文化魅力这5个方面开展修编工作。
成都还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启动了网络城市规划研究、加强中小城市规划和大都市区规划、优化新型城镇结构和布局等规划工作。 对于大都市区规划研究,张惜秒介绍,成都“大都市区”是指成都市域及周边紧密联系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同城化地区,是大都市城市群的发展主核心。具体范围包括成都市域及成都周边的资阳(微博)、德阳(微博)、眉山市域全部区县,以及雅安(微博)的雨城区和名山区,共37个区(市)县,总面积3.48万平方公里。通过大都市区规划,可以统筹大都市区范围内交通、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作统一发展实现四个同城化。 准国家中心城市,交通发展也是成都未来发展的重点。 目前,成都已经完成了市域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力争到2020年地铁建设总里程达650公里以上,其中运营里程500公里以上,全市远景规划形成32条线路、总规模约19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未来成都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微博)的轨道线路密度将达到国际一流城市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