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于普通人而言,只是查资料和聊天的工具而已,而对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内江分公司的技术员黄俊程而言,网络就是他事业的主战场。黄俊程在公司网络运营部从事网络技术支撑工作,是中国电信公司的C级(省级)人才,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他凭借勤学习爱钻研的狠劲,先后承担了多项重大网络项目建设的技术研发任务,成为一名纵横网络的“急先锋”。
从“入门汉” 到“大专家”
和所有人一样,黄俊程并不是计算机天才,但对于计算机与网络的强烈爱好,让人不得不承认他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天赋。
今年35岁的黄俊程看起来俊朗又斯文,一副近视眼镜后面,是一双对知识无比渴望的眼神。11年前,因为家人的原因,黄俊程放弃在成都一家大公司稳定的工作,报考了中国电信内江分公司推出的招聘岗位。
准备考试只有15天时间。黄俊程托人找到一本名叫《数据通信机务员》的书,开始发力学习网络技术。尽管所学并非计算机网络专业,但是基于平日里对计算机技术的爱好,他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学习起来并不算太难。
“当初就是一心想考上这份工作,加上竞争者很多,所以那15天里,我是不分白天黑夜地看书,直到把一本新书翻看成了皱巴巴的旧书,才有了信心。”黄俊程说。
最终,黄俊程凭借优秀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考进了中国电信内江分公司网络运营部,开始了纵横网络世界的职业生涯。
一开始,黄俊程的任务只是做工单,就是在计算机管理系统里录入用户资料,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处理和配置,这工作内容简单、重复、枯燥,没有挑战性。
但这并没影响黄俊程对事业的热爱。一有空闲时间,他便到处查资料,浏览各大网络技术网站,学习最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之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2009年,随着通讯行业“光进铜退”项目的实施,黄俊程的本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公司让他挑起了重担,安排他先后参与了多项全省重大工作的运作,而他也在各种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
2011年9月,黄俊程在四川电信接入网技能竞赛暨选拔赛中获个人二等奖、团体三等奖,11月代表四川电信参加中国电信集团接入网技能比武竞赛;同年12月,他被四川电信授予“十佳维护能手”称号;2014年7月,通过多次选拔,黄俊程被聘为四川电信网络技术专业C级技术人才;2015年9月,他参加2015全省光网络专业比武考试获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2015年11月,四川电信2015年度C级人才履职考核为“优秀”;工作期间,黄俊程还获得了内江电信“十佳技术能手”和内江市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岗”荣誉称号,成为闻名省内通讯网络技术领域的“大专家”,尽管到2016年,他才35岁。
从“探路者”到“急先锋”
荣誉和成绩的背后,对于黄俊程来说,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2011年,被送到厂家培训过后,黄俊程就接到了在全市推广运用光纤到楼、光纤入户的推广工作,而由于四川范围的光纤到户技术与其他省份不同,这项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模板可以借鉴,一切都得全靠黄俊程自己摸索。
“当时我们只领到了换代产品,厂家也只能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对于新产品如何与传统产品对接,如何与中心机房及与用户连接等技术,厂家派出的技术员也无从知晓,一切问题都得自己在摸索中去解决。”黄俊程坦言,刚接受任务之初,他也是一头雾水,很多实际应用知识一片空白。
身处技术支撑岗位,就得挑起重担,黄俊程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想尽办法尽快找到技术突破口,尽快让项目顺利实施。
那阵子,黄俊程推掉所有的家事,无论在单位还是家中,都把精力全部用到了技术测试上,电脑成为除了钥匙、钱包之外,他随身必须携带的工具。黄俊程回忆说,由于天天脑袋里想的都是网络数据那些内容,有时候会对身边的事情反应迟钝。“有一次,我下班回家走在路上,一朋友大声跟我打招呼,喊了几次我都没听到,最后他走过来使劲拍了我肩膀,我才反应过来,而由于脑子里还在想工作的事,一时竟然忘记了他的名字。”
黄俊程说:“还有一次坐公交车回公司开会,结果公交车刚一过西林大桥我就下车了,离公司还有三个站的距离,我不得不一路跑过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俊程终于掌握了光纤技术的要领,搞懂了新产品对接原有网络系统的各个技术环节。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全市各地的光纤项目推广进展非常顺利。之后几个月,几乎每天黄俊程都要接到大量一线安装人员的求助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电话得有七八十个。
之后,黄俊程总结接入网专业管告警清理和告警派单策略规则设置在全省推广;参与接入设备告警派单规则设置;参与《接入网络频发故障处理指南》的编写,并在全省运维系统上线。
从“拔尖者”到“传承人”
不仅仅是在技术领域一头领先,在处理客户关系、排除故障方面,黄俊程也表现出了一名专家应该具有的敬业精神。
2015年2月初,离春节联欢晚会播出还有几天时间,市中区凤鸣镇有几十户村民家中的电视却不能正常播放了,播放出来的网络电视节目非常卡顿,尤其是夜间,机顶盒频发故障。
“绝不能让村民们看不到春晚直播。”黄俊程得知消息后,主动联系内江电信公司市中区农村营销中心,准备好必要的测试工具,背上测试仪,连夜与客户经理冒雨驱车1小时到达凤鸣镇,在凤鸣机房搭建测试环境复现故障现象,对引起故障的原因做初步分析。然后在崎岖湿滑的山路上步行30分钟赶赴一二级分光器和用户端,通过分段抓包等技术手段终于彻底处理好了用户故障,而当时已是午夜12点。
电视节目终于能够正常播放了,村民们高兴地对黄俊程等人竖起了大拇指,并端来热气腾腾的姜汤……
几年来,黄俊程相继参与了多项通信行业的全省重大工作的运作,参与了基于全省大数据智能网管需求梳理,完成接入网专业接入网作业计划、网络优化割接、数据稽核、数据自动配置、版本管理需求挖掘和智能网管互通模型的建立;编写了《接入专业频发告警故障处理指南》,在运维系统上线全省推广;编写《光网业务承载能力分析》,牵头全省光接入网承载政企业务的评估和可靠性分析等重要工作项目;配合省公司试点“光接入网光缆故障直派”工作,优化接入网派单策略,试点成果在全省应用推广;参与全省光接入网技术教材的编写;承接“宽带中国、光网内江”项目,积极响应宽带中国的惠民政策,打造覆盖城乡的优质全光网络,参与全市设备割接退网48台,推动内江在2015年6月建成“全光网市”。
除此之外,黄俊程还努力创新,探索了在PON网络上LTE、全球眼业务的承载方案,目前内江全球眼二期建设已实现PON网络承载全球眼业务在现网中的应用。
他还发挥C级人才的专业优势,为培养网络运营分局一专多能技能人才,全年培训网络运营分局120人次,较大提升了本地运营分局转岗和新进员工的现场维护技能。
“趁年轻,多干事,才无悔宝贵的青春!”从一名普通的维护人员成长为带领支撑团队的班长,从本地的维护骨干成长为了省公司的C级专业技术人才,黄俊程身先士卒、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推陈出新,在网络技术领域“铺路架桥”同时,既推动了全市通讯事业的发展,也带动着更多的后来者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