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72户人家居住在这里,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米,没有藤梯的崖壁才是最危险的。(5月24日《新京报》) “悬崖村”的问题看似个例,其实不然。截止2015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还有5000多万人。这5000多万人口组成了多少个悬崖村。正是这5000多万人口的“悬崖村”成为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得硬骨头”。这些“悬崖村”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就能解决的。“悬崖村”之所以贫困往往是因为地理环境恶劣、社会条件差等原因而难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脱贫。这就对我们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结合每个“悬崖村”不同的特点“私人订制”脱贫方案。 “悬崖村”这样的情况脱贫无非首先考虑易地搬迁。这种方式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安全问题,但是农民失去了土地如何生存呢?成为了我们值得思考的新问题。还有的说修建一路就可以了,修路成本太高,投入和产出极不相称,地方政府不愿意,村民也无力筹建。 据了解,精准扶贫政策,花了100万给家家户户买羊,但是由于交通运输困难,这些羊不能转化为商品,没有给村子带来改变。这就要求我们精准扶贫需结合“悬崖村”的实际情况为其“私人订制”脱贫方案。“悬崖村”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很好,致富不难,青花椒等特色农作物的品质好,产量高。加之,“悬崖村”地处大凉山系南段狮子山下的美姑河大峡谷区域,这里的大峡谷堪称世界级的景观,除了密集的谷中谷形态的峡谷群以外,悬崖村的天梯是现代社会中人类在险恶环境里生存的“活化石”,是人们体验的“活标本”。所以,对于“悬崖村”需要“私人订制”的脱贫方案是修一条安全的路,以“旅游扶贫、特色农产品扶贫”的方式来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