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华夏儿女民族精神的载体,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利用这个载体,张扬它的本源价值。所以,我们要给节日注入更为鲜活的内容,采取更多的形式,使民族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承,成为民族心灵的港湾。 从去年端午节起,我们悄然发现,端午节的过法有了许多创新。由国家网信办指导,光明网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联合开展的“网络中国节端午”主题活动正式上线。据统计,目前中国网民有6.88亿,大多数为80、90后的年轻人,“网络中国节”可以让他们通过网络了解端午知识,聆听国学大师,参加趣味游戏,体味中华传统文化,何尝不是对端午传统的创新性延续。 现在,越来越多的庆祝形式让我们传统的节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电视专题直播;以爱国、仁孝为中心的系列宣传;有关节日的文艺表演;讲节日民间故事;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参与节日话题的讨论等;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正在彰显。 然而,也有好多的人,因为地域、生存、生活,难以在端午节那天与家人相聚。网络就在这样的时刻发挥着它的作用,人们选择网络的联系方式微信、QQ等方式和在节日里远方的亲人互相问候。网络的开放性和适用性,在现在的端午节这个传统的中国节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能够弥补了生活和地域给亲人之间带来了相离之苦。 网络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温暖,同时也让社会更加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