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合作抱团发展 助推成渝同城发展近日,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率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学习考察,进一步深化川渝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成渝经济区做大做强,促进成渝城市群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今年5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意味着成渝两地将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一体化、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信息一体化等方面形成紧密的务实合作关系。成都作为四川副省级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占有一席地位,在成渝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助推作用,能将两地的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使合作的进程更加务实紧密。
其实,早在2011年5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批后,成渝区域内的城市合作就呈现出你中有我的融合发展态势。在此后的近5年时间内,一方面,成渝城市群之间大有你追我赶之势,利于经济区内的城市优劣互补、良性竞争;另一方面,成渝两地在整个城市群中GDP占比过大,挤压了其他中小城市的发展,出现了有悖预期的“哑铃式”发展结构。
经济总量占70%以上,人口密度超过75%的成渝城市群如何才能破除“哑铃式”发展结构,形成真正的“同城思维”,城市群概念的提出对百姓生活影响如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大家解开其迷底,成渝两地将共同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机制。这既肯定了成渝两地经济的互补性,也强化了成渝两地相互支撑和带动的作用。正如专家认为,“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意味着成渝城市群在抱团中能够避免竞争中内耗现象的出现,进而在西部形成具有潜力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