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叶子”,既不是盐,也不是叶子,而是阆中当地一道地道美食,不仅色鲜味浓,其烹制技艺还入列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名录。“盐叶子” 牛肉传承人正是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坚守和传承着这项省级“非遗”。
缘起 “百善孝为先”的故事
据阆中市文化馆副馆长邓小东介绍,“盐叶子”牛肉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当时,大量陕甘回民迁移至阆中,带来了擅长的牛肉烹煮技法。“盐叶子”牛肉就是回民马孝运用独特制作技艺加工的一种卤制牛肉。
清咸丰年间,马孝和母亲居住在阆中保宁镇,马孝擅长牛肉加工。随着岁月更替,马母逐渐年迈体衰,食欲不佳。见昔日能干的母亲如今逐渐消瘦,马孝心急如焚,苦思增进母亲饮食的妙方。
重阳将至,马孝想到母亲以前最喜欢吃牛肉,但上了年纪后多以素食为主,便思考改良牛肉加工的配料和烹制方法,制作出一道适合老年人食用的牛肉制品。经过反复实验,重阳当天,马孝用精选的黄牛肉加以腌制,佐以秘制配料,以文火慢烹,烹制出色鲜味浓、柔软可口的卤牛肉供母亲品尝,以尽孝心。
当马孝将卤牛肉置于桑叶上,捧至母亲跟前时,叶翠肉红,香味浓郁,令马母食欲大开。马母食后问道:“这是何肉,竟如此酥软鲜香?”马孝睹叶生情,随口应答:“盐叶子。”
邓小东认为,“盐叶子”牛肉不只是一道美味,更是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精神的具体体现。
传承 世代传袭建成百年老店
“盐叶子”牛肉传承至今,已历四代。现年60岁的马利民是第四代传承人,他告诉记者,第二代传承人马伯良是他的祖父。马伯良子承父业,并对牛肉的加工方法及配方作了改进,制作出干牛肉和“盐叶子”牛肉。1958年公私合营后,马伯良到原阆中牛肉加工厂担任牛肉加工技师,专门制作干肉牛和“盐叶子”牛肉,并一直工作到年近八旬才退休。
马利民本来是一名教师,从教8年后改行做牛肉。“家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家族产业发展难成规模。”1988年,马利民借款500元,在古城礼拜寺街租了一间门面,开始经营祖业。为保证配方的准确和牛肉的口感,祖父马伯良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担任技术总监,原料只选山区农家饲养的健壮黄牛的精肉和纯天然香料,严格按祖传秘方进行加工制作。一时间,鲜香味美的“盐叶子”牛肉声名鹊起,小店每天顾客盈门。
坚守 传承工匠精神
纯手工产品因其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限性,难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马利民和其他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者一样面临着选择:放弃、跟风还是坚守?马利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坚守传统、坚守工匠精神!
马利民说,工匠精神在家族式企业的环境下发挥得更好。“盐叶子”牛肉承载的是“百善孝为先”的做人理念,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手工制作理念,他不能放弃这样的理念,还要将这一理念发扬光大。
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扩大企业产能,2007年,马利民在七里新区征地18.17亩,建起了占地4500平方米的清真食品工业园,并购置了牛肉精深加工生产线,年产量达到500吨。从手工作坊到食品工业园,从纯手工制作到深加工生产线,制作场地变了,制作设备变了,但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盐叶子”牛肉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制作方法。
“制作‘盐叶子’牛肉的原材料非常讲究。”马利民说,要选用山区农家喂养的体重在300公斤以上的健壮黄牛牛肉,将精选的牛肉剔除脂肪后分割成大小匀称、肥瘦相宜的肉块,确保做出来的牛肉口感品相俱佳。调味只用天然香料,严格按祖传配方加上食盐进行腌制和水汆;汆过的肉块放入锅中层层码好,压上秘制香料包,加入甜酱、生抽、冰糖及百年老卤汤卤制,便制作出颜色鲜亮、浓香盈齿的“盐叶子”牛肉。
2011年,华珍“盐叶子”牛肉制作技艺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央视《走遍中国》栏目也曾对其制作技艺进行了专题报道。
如今,马利民的女儿马赛男也加入到公司团队,学习传统“盐叶子”牛肉的制作技艺,并将成为第五代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