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304|评论: 0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二十多岁却甘愿牺牲,他们为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从嘉兴南湖那艘红船起航,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5年风雨征程。波澜壮阔中,有一群年轻的共产党人,他们二十多岁,风华正茂,却甘愿坦然走向刑场,慷慨就义,或奔向沙场,奋然杀敌。这一切,都是为了捍卫党、捍卫他们心中关于共产主义的信仰。而为信仰牺牲,从来都不分年龄大小。  

冯平:“我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

  冯平曾任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兼西路红军总指挥。1928年5月9日,由于叛徒出卖,冯平被国民党军包围,弹尽负伤被捕。
  冯平被捕后,敌人把他绑坐在竹椅上,由四个白军抬着“示众”。受伤的冯平面无惧色,对前来围观的数千名群众进行革命宣传:“父老兄弟们!感谢大家来看我冯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革命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蔡廷锴曾亲自劝降冯平:“你是苏联留学生,有学问,又年轻,回头是岸。”冯平说:“我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你何必白费心机。”之后,蔡廷锴多次审问,冯平只重复一句:“我个人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请便吧。”
  1928年7月4日上午11时,冯平与他的亲密战友符节,被押送刑场。两人高唱《国际歌》,向沿途百姓点头告别。行刑时,冯平与符节高呼:“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冯平与符节均为29岁。

杨闇公:“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

  杨闇公牺牲时,也是29岁。他是中国共产党四川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杨闇公决定去武汉向中央报告情况。亲友们劝他暂避一下,他声泪俱下地说:“一想到同志们死得那样惨,我岂能顾及个人安危啊!”最终,在去往武汉的轮船上,杨闇公被捕。
  审讯时,敌人用乱棍猛击杨闇公的双腿,强迫他下跪,他宁死不屈膝。特务问道:“难道你不怕死吗?”杨闇公愤怒地说:“只有你们才怕死。你们也必然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敌人见阴谋诡计无法奏效,便在4月6日深夜将杨闇公秘密处死。
  临刑前,杨闇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为阻止杨闇公继续呼喊革命口号,敌人割去了他的舌头,可他仍用鼻子哼斥,用眼睛怒视,用手指比画。敌人继而挖掉了杨闇公的双眼,砍断了他的双手,最后还向他射出3颗子弹。杨闇公就这样壮烈牺牲。

赵世炎:“志士不辞牺牲”

  3个月后,1927年7月2日,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代理书记赵世炎被捕。他把敌人的监狱和法庭当成讲坛,慷慨激昂地说:“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见对赵世炎策反无望,7月19日,敌人对他下了毒手。在人生的最后一刻,赵世炎理了理穿在身上的一件半旧西装,系好领带,扣好纽扣,从容得好像是去赴宴。他走到牢门口,回过头来,扫视难友,点头告别。刑场上,他连声高呼:“共产主义万岁!”“打倒新军阀蒋介石!”“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
  赵世炎被残暴的敌人处以砍头的酷刑。第一刀砍下时,赵世炎奋身跳起,仍高呼口号,被砍在腰中。随后,残忍的刽子手又连砍几刀。最终,他身首异处,眼尤睁开,壮烈牺牲!那一年,赵世炎26岁。

陈延年:“革命者,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

  同样壮烈的还有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他先后在广州、上海等地开展革命工作,并参与组织了省港大罢工。1927年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29岁的陈延年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一个多月后,由于叛徒出卖,陈延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军警逮捕。敌人对陈延年施以重刑,他被打得几次昏死过去,却仍然一声不吭,于是,敌人下令将陈延年秘密处决。
  1927年7月4日深夜,陈延年被秘密押赴刑场。刽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几个行刑士兵用暴力将其按下,松手挥刀时,没想到陈延年又一跃而起,这一刀未砍着其颈项,刽子手也差点吓得摔倒。最后,陈延年被敌人按在地上乱刀砍死。
陈延年的弟弟陈乔年
  第二年,陈延年的弟弟陈乔年也被害。他曾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在艰险环境中,巧妙与敌周旋,使上海和江苏的党组织得以恢复。
  1928年2月,26岁的陈乔年被捕,6月6日,英勇就义。牺牲前,监狱中的战友为他即将牺牲而感到难过。陈乔年却乐观地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罗亦农:“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


  陈乔年被捕后不久,罗亦农也被捕。当时,他刚从武汉回到上海,由于住处还没找好,罗亦农的新婚妻子李哲时便只好回学校去住。4月8日,罗亦农为李哲时叫了辆黄包车,付了车钱。李哲时上车后,回头望了他一眼。不料,这一望竟成永别。7天后,罗亦农在自己的住处被捕。从被捕到牺牲,前后只有6天时间。
  4月21日,关押罗亦农的牢门打开了。他神情自若,毫无惧色,安详跨出牢门,走向刑场。罗亦农牺牲时年仅26岁,是第一位牺牲的中央政治局常委。4月22日的《申报》报道说:临刑前的罗亦农“身穿直贡呢马褂,灰色哔叽长袍,衣冠甚为整齐”“态度仍极从容,并书遗嘱一纸”。“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这是罗亦农写给同志们的绝命诗。

马立训:“爆破大王”牺牲在胜利前夕

  面对刑场从容不迫,身处战场则不畏牺牲,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马立训是八路军著名的爆破英雄,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抗战中,他共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
  1945年8月,马立训所在部队奉命攻克阎村。当时,驻扎在阎村的是伪保安二师申宪武部。8月3日,阎村攻坚战打响,马立训带领爆破班冲锋在前,接连炸毁了阎村外围两道壕沟里的地堡。由于当时正值酷暑季节,雷雨不断,给我军突击带来极大不利,直到8月5日仍未攻克。当晚9时,马立训带领爆破组对东南角炮楼实行爆破,一举成功,炮楼被炸开一道缺口。他随即率领二排全体战士向刚刚炸开的缺口冲去,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中胸部,倒在血泊中。
  当时,马立训脸色苍白,上衣被鲜血染红。他用激动而微弱的声音说:“碉堡炸开的缺口太小,不能冲锋!”说完,25岁的马立训便牺牲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的战友们失声痛哭,高呼“为马立训报仇”的口号,向敌阵发起进攻。

李林: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

  女共产党员李林牺牲时,也很年轻。她是抗战时期著名的归国华侨英雄。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26日,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为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李林不顾怀有3个月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她自己却遭围困。在腿部和胸部多处中弹负伤后,李林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在被日伪军包围后,她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自己的喉部,壮烈殉国,年仅25岁。
  后来,数千名抗日战士和驻地群众,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从延安发来唁电,称她“不仅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

孙占元:与敌人同归于尽

  与李林一样,共产党员孙占元在战斗中也牺牲得壮烈。他是志愿军步兵第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三营七连排长。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中,孙占元率领突击排反击597.9高地2号阵地。当运动到二号阵地山腰时,被美军火力点阻拦。这时,孙占元的右腿被美军炮弹炸断,露出骨碴,左腿也负重伤,血流不止。战友们劝孙占元撤离,他却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是指挥员,不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决不离开自己的岗位。”
  于是,他忍着剧痛爬着继续指挥战斗,用机枪掩护战士易才学爆破,摧毁了美军设在冲锋道路上的3个火力点。突击部队继续向前发展,美军又从2号阵地侧后反扑过来,数名战友牺牲。危急时刻,孙占元利用已攻占的碉堡,架起2挺缴获的美军机枪,进行轮流射击,打退美军2次冲锋,毙伤美军80余人。
  在战友相继伤亡、弹药告罄的情况下,孙占元忍着伤痛爬行,从美军尸体上解下武器继续战斗。最后,子弹打光了,敌军冲上阵地,孙占元毅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入敌军,炸死敌人数名,壮烈牺牲,年仅27岁。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