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109|评论: 3

[社会•争鸣] 吟诵,不为吟诵

[复制链接]

吟诵,不为吟诵
徐健顺

我们吟诵,不是为了吟诵。
我们推广吟诵,也不是为了推广吟诵。
我们在做一项大事业——中国文化的重建,吟诵只是其中的一项,虽然是很重要的一项。
一百年来,我们走了一条弯路。
“五四”先哲们以为抛弃传统文化,就可以获得文明世界的通行证,结果我们是邯郸学步,没学到别人的又丢了自己的,只好爬着回家——还不知道家在哪里。
三十年来,我们又走了一条弯路。
邯郸人再次出发去学步,又一次爬着回家——仍然不知道家在哪里。
然而这次还有更不幸的事情。邯郸人把心也丢在外面了。
在中华文明三千年的历史上,只有二十年是中国人没有信仰、没有理想、不知幸福在何方的时代。很不幸的,就是眼前的二十年。
因为我们把“利”放在了第一位。
放眼世界,纵观古今,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是公然把“利”放在第一位的?中国的儒、释、道家当然没有,历朝历代更是以“仁孝”治天下,那么基督教有吗?伊斯兰教有吗?现代的美国有吗?别以为美国的经济学热闹,美国人就只认钱,在西方,民主、自由、个性的地位远远超过金钱。评价一个人是以金钱论的吗?连非洲的原始部落也不会傻到这样。可是,偏偏我们就是。
曾经,我们“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在那个时代自有那个时代的涵义。可是,后来这被很多人误解成了经济至上。评价官员首先看GDP,这真是亘古未有之奇闻!难道这个地区的经济发达了,但是环境全破坏了,百姓全变态了,这个官员却是个好官?官员的标准,从来就是百姓的幸福感!所以我们管好官叫“青天”,而不是“财神”。如今我们的钱是多一些了,命是长一些了,但是住着自虐的蜗居,吸着污秽的空气,喝着化肥农药水,吃着激素白痴鸡,从市场挣来拼命钱再被市场宰去,这叫幸福吗?这叫发展吗?如果这样就叫经济发展,我们宁可不要经济发展!
“利”至上主义正在毒化每一个中国人。到处喊叫的是“消费者权益”、“知识产权”、“赔偿金”、“个人价值的体现”、“无形资产”……,总而言之,就是钱!所以两个中国人见面,不再问“吃了吗?”而是改问“工资多少?待遇怎样?”,中国人的饭桌上,话题只有两个:钱和男女。多大的官都一样,多大的文化名流都一样!回头看看,从来有过这样一个时代吗?我们曾经嘲笑两汉儒者谈经,魏晋名士谈玄,宋明道学家谈理,但是可有一个时代的文人见面,谈的是钱吗?我们的文人就是这样——还是在这个教育全民化的时代。
现在的中国,什么都是钱。所有冠冕堂皇的事情,所有文雅高贵或者严肃沉重的事情,骨子里都变成了金钱的争夺。学术、教育、艺术……无一例外。中国人都已经看明白,现在没有正经事。
这就是向发达国家的迈进吗?难道发达国家就是比这样还疯狂的国家吗?
不是的。西方发达国家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精神原则,从来就没有变过。必须要明白,在西方发达国家,钱并不是最重要的,穷人也可以活的很幸福的。(我们的古代也是这样的!)可是在我们的国家,富人和穷人一样不幸福!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理想,没有信仰。
工作八小时,不幸福,所以要再用八小时来发泄这个不幸福。可以让人发泄的东西,都有市场,而美其名曰艺术,又美其名曰放松、休闲……我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怪圈。
而这样的工作,还要拼上命去找,找不到就拼上比命还重要的东西。
没有理想的时代,多么悲哀。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怎么总是这么有见识。可惜他们听不见。
于是我们生活在多怨的时代。
百年以来的民族救亡运动,救了国家,丢了文化;救了人种,丢了人心。
百年以来的民族救亡运动,并没有结束。
不要听人家说中国要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国文化要照耀世界——怎么可能?中国文化在哪里?让谈钱的中国人去宣扬吗?谁会要这个?拿孔子去骗人吗?谈钱的中国人懂孔子吗?恐怕还不如不懂孔子的老外懂吧。
中国文化的现状,分明处于危机的状态。我们要做的事情,和“五四”先哲们是一样的,唯道路相反而已。这也是一种继承。
现在,有一批仁人志士,早已开始了文化重建的工作。这其中有很多领域的人,当然有学者,有实干家,有艺术家,而尤为令我敬重的,是小学教师。看看他们的理念和信仰,很多人都会脸红。
中国文化的重建,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
在中国古人那里,生活从来就不是这个样子的。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本是什么?就是修身。《大学》有一段“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经常被人误解,以为儒家是以“平天下”为目标的,而“修身”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实则非也。《大学》后面说的很清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有子曰“孝悌”为本。
范仲淹有句话,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也经常被人误解,以为儒士就是总是愁眉苦脸、忧国忧民的。实则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其实,儒士是常乐的。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渊,就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为什么呢?因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是什么?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什么?也是修身。一切都以人格完善为目的。所以出仕归隐,都可修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儒士常乐,自古皆然。
这就是中国式的理想。
在这样的理想下,今天中国人的烦恼,各种文化上的失落,或可找到皈依。
中国人写诗,也是为了修身,或者说,是修身的一种方式。
这和西方不同。所以诗歌不是poem,正如小说也不是novel。poem是最激烈的情感的宣泄,是指向外人的,诗歌却是最平常的情感的回味,是指向自身的。poem是思考,诗歌是修身。
我们常被西方文化毒害,现在我又要举一例了。“五四”以后,我们始有各种“史”,也就是用西方理论重新梳理解释的中国历史文化,比如“中国文学史”。从此目学变成耳学,学生不再读原典,而是仅靠选集和教科书学习知识。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此隐入迷雾之中,大家都以幻影为美,浑不知有历史真相在。学选集和教科书的学生,会以为李白只写《静夜思》,杜甫只写《石壕吏》,唐诗只有三百首,首首精美传长久。其实,看过全集的人才会明白,古代的诗人是怎么写诗的。不是激情澎湃了才写诗,而是有事没事都写诗,诗歌就是那人的生活。诗歌就是那人在修身。写的好不好,传不传长久,并不重要,而是这种诗歌的态度,对人格的完善很重要。
现在,终于要说到吟诵了。其实不说也已经可以了。
百年以来,我们以西方的poem理论来解释我们的诗歌,按字面的字典意义来寻找涵义,按大白话的规则来研究规则,还在此基础上写出了1500多种“中国文学史”,天啊。
诗歌原是吟诵的。不吟诵何以知诗歌?不知诗歌何以知修身?何以知文人?何以知中国文化?
不知中国文化,何以重建中国文化?何以幸福?
所以,要吟诵。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7-14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time::dizzy::sleepy::hug::victory::handshake======


发表于 2016-7-14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dizzy::sleepy::hug::victory::handshake======


发表于 2016-7-1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理想的年代,多么悲哀!”言之有理!

发表于 2016-10-20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原是吟诵的。不吟诵何以知诗歌?不知诗歌何以知修身?何以知文人?何以知中国文化?
不知中国文化,何以重建中国文化?何以幸福?
所以,要吟诵。


发表于 2017-3-30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要顶!!!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