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举国上下都在倾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人民欢欣,祖国奋进。凉山州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有贫困村2072个,贫困人口50.6万人。受历史与地理环境的影响,凉山成为脱贫的重点地区,实现全民奔小康的任务艰巨,如何按时完成这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必须有制度支撑,有资金助力,有措施可行,有问责约束。 打赢脱贫攻支战,核心在精准,关键在落实,保障在纪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机关部门派出了“第一书记”,驻守一线,乡镇落实了具体分管领导,责任明确,这样的举措可谓声势浩大,这样的举措可谓用心良苦,然而,落实在基层,如何落实,“三大一严”就是最重要的举措: 廉政教育大宣讲。不仅教育乡镇村组负责人,也让宣讲的领导先学后讲,边讲边学,律人先律己,产生自我约束的作用。 正风肃纪大督查。没有约束的权力必将易溃,如何约束,就是要加大督查的力度。督查所彰显的是自上而下的约束,这种监督机制效果明显,威慑力大,震慑力强。 扶贫资金大检查。扶贫资金是否用于扶贫,是否用在了刀刃上,是否被挪用,是否有漏洞,出现跑冒滴漏,没有对其的大检查不行,大检查的目的,也是为了创新资金的监管机制,堵住使用过程中的漏洞。 监督执纪严问责。问责机制是约束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扶贫攻坚项目多,资金多,如果不强化执纪问责,一旦出现贪腐,以至贪腐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不好治理,影响扶贫攻坚的进度。 扎牢制度的笼子,“三大一严”决战贫困。这是凉山的实战经验的提升与总结,值得推广,打赢这场攻坚战,更需要社会各阶层戮力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