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成渝城市群入围了国家级城市群,成为5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涵盖重庆全域及四川15个市,总面积18.5 万平方公里,在成渝城市群内,各地将建立交通、资源环境、信息、市场、公共服务、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协同发展。 《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到2030年,重庆、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同城化水平显著提升,创新型现代产业支撑体系更加健全,人口经济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规划》中明确定位与布局,其中包括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的空间格局,优化城市规模结构,促进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发展。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以强化重庆、成都辐射带动作用为基础,以创新驱动、保护生态环境和夯实产业基础为支撑,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城市群,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格局。主要任务:一是实施生态共建环境共治,严格保护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建设绿色城市。 速度带来激情、速度带来梦想、速度改变现实,凉山虽然没有纳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但希望凉山借助城市群发展的东风,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农业转移人口,鼓励农民就地创业就业,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把凉山打造成产业优化、生活优质、环境优美的“新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