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经纬》文章
探究临邛城周边古道的形成与年代
(四期连载之三)
凡丁
(上接本刊第四期)
重要寺庙简介(从历史及地理位置的角度)
白马寺和通泉殿 皆在桑园镇南1.5公里处通泉村,坐东向西,与坐西向东的通泉殿隔路相对,白马寺以北四、五百米的地方原先有两棵当地人称谓的喇嘛树,故过去有“通泉对白马,喇嘛(树)对喇嘛(树)”的民谚而极负盛名。
按:喇嘛树可能是非本土树种,据见过此树的九十二岁的王春福老人说,大的一棵需五六个人才能合围,树中空足够摆方桌打麻将,枝叶繁茂,叶阔肉厚、卵圆形,无气根,四季长青,但从未见其开花结果。解放前因树上多蛇,农人以菜籽壳堆在树窟中燃烧,引发大火烧了数天后死亡。
根据其树龄和树名推测,可能是始建白马寺时,由建庙的喇嘛带来的树种并亲手栽种,故而被称为喇嘛树。又以此树名和树龄加上大邑三岔、成都皆有白马寺,广汉还有分经寺推测,桑园白马寺的始建年代也应在东汉。
其如何极负盛名,可从洛阳白马寺的历史中去感悟:
按:洛阳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即汉传佛教或者北传佛教
。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
永平求法”
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见
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询问大臣,博士傅毅说:“天竺有神名曰佛,陛下所梦金人准是天竺之佛。”
汉明帝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
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公元67
)年来到京城洛阳,
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
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之后向一些寺院分送经卷,称为分经寺
。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洛阳
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
祖庭”和“释源”(大邑官网)。
桑园白马寺曾历经战乱并数度重修,经过明末战乱后,庙宇倾废仅存泥塑的驮经白马一匹,清代复建时,见白马所驮之贝叶经文重叠似草帽形状,因不知究理,便产生附会的传说:东岳神路过此地,心疼白马孤零零遭受风霜雪雨,便捡一顶草帽盖在马背上。所以复建的白马寺在白马塑像的右边,又增塑了一尊东岳神像。
清代复建的白马寺为四合头式建筑,前有沙门,前殿正中供奉比人高大的白马及牵马人,右侧一尊东岳神。后殿为三尊佛像,左侧殿是送子观音,右侧殿是一头牛象征牛王。包括周边庙产,占地约四亩。土改时划为民居,如今在原庙后屋基上重建有小庙,右前屋内泥塑的白马驮的不是经卷,而是一个白面青年,不知是何人物,又有何传说依据?
通泉殿 在路西相对于白马寺,正对着古东河,古时桑园地区因东河的存在而多泉水,古人崇拜自然,分别视天、地、水为三官,所以初建时供奉的应是三官。随着时代发展,至清代复建时兼容并蓄了儒、释、道三家思想,成为一座典型的三教合一殿堂。
该殿由两个四合头式的建筑连接,前有约四十米长的廊式甬道组成。前殿供奉三尊佛像,正殿供奉人身龙首的龙王,后殿敬祀孔夫子。但人们喜闻乐道的是天旱求雨效果,据说某年邛崃县官去通泉殿内为民求雨,还未进城便大雨倾盆而至。
通泉殿有别于寺庙,根据邛崃悠久的历史和桑园的古地理环境,其始建年代可能早于白马寺。
由于通泉殿的规模宏大,解放初被划作桑园小学校,今为民居。
普照寺(开化寺) 为佛光普照之意,在原邛崃双河场(两河口)雾中山,双河场在1962年前属邛崃光明公社,划归大邑后重命名雾山乡。
东汉永平十六(公元61
)年,印度高僧摩腾、竺法兰来雾中山创建大光明山普照寺,至今已1955
年,仅比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洛阳白马寺建成晚六年,
汉明帝敕赐寺名为“大光明普照寺”。
东晋时改名天诚山显应寺,唐高宗时又奉旨复还雾中山普照寺原名。明宣宗时更名开化寺,
明正统年间,皇帝特别在雾中山敕建都纲院,敕封高僧圆曦为都纲史官,管理寺庙一切事务,每岁征收二州八县的钱粮赋税供山上僧众之用。当时全山佛寺规模浩大,香火鼎旺,民间有“大和尚万万五,小和尚不可数”的盛传。杨升庵游历此山时在“天国名山”坊题联:“天下无双地;雾中第一山”。
明末清初,雾中山的二
百多座庵寺大都毁于兵燹……
一九九二年八月,大邑县人民政府批准,
将雾中山开化寺、接王亭、莹华殿等佛教遗址开放作为佛教活动点,并
由峨眉山高僧普观大师任住持,果章大师任监院,现正在按照规划重修古庙。 林凤庵 在原公孙城北,现今省汽车64队以北约400米。民间称为林庙子,原庙为三间两头转木结构屋,有院墙和庙门,供奉的木雕神像“林姑婆”可能是当地林姓中有德行的一位先祖。
该蓭始建年代无考,1958年被拆毁作为公共食堂用柴,近年在原址重修,小而简陋,但历史上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军事地图有标记。解放初国民党撤离大陆后,有潜伏的女特工在此一带利用小朋友调查,以地图核对林凤庵和赛凤庵的具体位置,后被抓捕。
由于林凤庵及庵前的古道尚有遗迹,能以此推测出历史上公孙城的北城门大约位置在今省汽车64队以北、林凤庵以南区域。
林凤庵以南部分地段在民国23年(1935)被洪水冲毁,现今所见是公社化时期的改土造地。另外,附近河坝中的戴店子,也因历次的洪水泛滥被冲毁而空留下戴店子的地名。
赛凤庵 在文脉堰取水口以北,因当地聚居清初移民之金姓后裔,民间称为金庙子,但庵中供奉的并非金姓先祖,据大清同治年冬十月的重修《赛凤庵碑记》载,应是祭祀古时候一位“聪明正直为神”的女神“……故先王以神道设教,令人望而起敬焉……”重修的原委是:“如今岁五月旱干,叩请川王一事,故昭然可拠也,定上天降雨之期无不响应……彰善瘴恶,其声灵询赫赫也,是以下民等,为神明命令,要集灵神所选,会公数十人商议捐资新建一庵,以妥神恭。”
并有“诗曰:赛凤庵名自古留,乾隆戊戍又重修,谁知洪水连年发,冲坯斯庵灵未休。其二:茲因旱盛显灵威,新建一庵神有归。夏雨冬霜均可蔽,安身万事永无危。”
按:乾隆戊戍为1769年,此前即“赛凤庵名自古留”,至于古到何时,却无可考,祭祠的女神是否与川王有关?川王又是谁?虽无可考,但碑文却纪录下了古时候邛崃的水旱气象资料,以及老百姓对神灵的敬畏。
由于明代新临邛城出现后,赛凤庵以南出现了一条向东(直线)约六、七百米长的岔路,此处地名是为新丼,并新建起一座闻名的大宗寺,因为赛凤庵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也被绘进军用地图。
大宗寺 在新丼,庙址在现今的拱辰中心小学校,始建年代应在明中期,始建时的寺名无考,清·道光时有一富翁名叫朱大宗,将所有家财捐给该寺作为重修的资金,经重修后的寺名便改为大宗寺。
大宗寺占地约四亩,由四合头式庙堂与藏经楼组建而成,前殿正中是关羽塑像,左右两侧分别塑造关兴及周昌仓像,中殿是一尊高约5米的东岳神,两侧殿内仿照城隍庙的十殿造像,(参见龙拱山寺部分)既有早期的木雕,亦有晚期的泥塑。
中殿后经楼高耸,上部分用于藏经,下部分是观音堂,观音高约两米,慈祥、站姿、手捧净瓶。背后的墙壁上是泥雕壁画,表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回程,其人物造型、山水景致立体感很强。
观音堂右侧室内有一口两人可合围的大钟,还有两面大鼓,晨钟暮鼓是和尚每日必修课程。
观音堂后有和尚圆寂后的一、二十座墓葬,还有金桂银桂各一株,二人能合抱。
沙门前有两棵三四人可合抱的杉树,行人在固驿和前进一带就能望见,有时会在朝辉中出现神秘的佛光。解放前被国民党营长苏耀宗以特制的巨形锯子锯掉做“整棺”及它用。
该庙既供水陆道场又作私塾教室用,解放初改做学校,现为拱辰中心小学,但原建筑荡然无存,最晚一次拆毁经楼发生在1978年,今唯剩一棵两百年以上的桢楠树还有生机。
按:丼字的普通话发音为井,新丼字面意思即新井,古时的井田制规定八户为一井,由此可解读为:明壬子(宣德七)年计划扩建新临邛城后,欲新开一条连接桑园古镇的道路,便在全长约七公里的二分之一处新设置一处乡井,离西边老路(戴店子)直线距离约0.7公里,并由此向两端踩出了第5条路。
但是当地人对“丼”字有一个既象形、又象声的发音:“凳儿”,说是井内掉下石头时发出的声响。也许这口井建好后常有石块掉落吧?因当地下挖一、两米即是卵石层。
镇江王爷庙 在黑虎滩之王沱,又地名五墩子,当地人传说是东河改道成西河的地方。庙中供奉的是一块一尺见方,高约3尺的方形石碑,形制应在清早期,上刻龙形头,并有“镇江王爷”字样,绘在壁上的也是龙。据介绍该庙建好后,因水患迁移过两次,并有一个建庙的故事:
清初的西河故道在现今河心以西,地方为祈求平安,刻镇江王爷石碑安置在岸边以镇水患,民国23(1935)年发大水时,叶河坝决口冲出一条小西河,并将叶河坝对岸冲出一处深潭,是为王沱。次后有一木材商将三挂木材筏子从新场经过西河运回邛崃,被洪水冲进王沱后三日不能退出,木材商因之对着石碑许愿:如若显灵将木筏退出,就将木材捐作建庙之资,许愿后木笩果然退出,便按所许之愿,请当地万姓人主持建了一处庙子,将石碑供奉庙中,称为镇江王爷庙自今。
镇江王爷庙虽然建庙历史不超过百年,但那块石碑却见证过王沱的形成和消失,以及河道多次变迁后诸如叶河坝、谢河坝、陈河坝、王河坝等地名的形成,以及人们祈求平安吉祥的愿望。
龙兴寺 在渒酒厂北侧,即西汉末年始筑的公孙城东南。
根据1947年由成恩元教授主持发掘被洪水冲刷出的龙兴寺遗址记载,共出土唐代文物270余件,其中一件石雕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现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根据出土文物判断,该寺始建年代不晚于中唐,毁于元末明初朱元璋派军镇压欲据守公孙城称王的明玉珍之时,史载这场战争将公孙城“夷为平地。”清·康熙《邛州志》载:公孙述城在明清城西北角,“(城墙)高垠直下,路口土城是也。”说明当时在龙兴寺遗址东南,既有土城墙遗迹,城墙边还有交叉的路口。
梓桐庵 原名文昌宫,在喻坎北偏西地方,因乾隆时期改建为梓桐庵时保留下文昌殿,民间仍沿旧习称为文昌宫,并蜚声鹊起。
梓桐庵建于1749年的乾隆年间,有清咸丰九年岁己木孟秋《重修梓桐庵记》碑一通。
由于梓桐庵地理位置适中,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条路均可在这几条交叉中通过。
龙拱山庙 在喻坎北偏西方的龙拱山,始建年代不详,该庙在清代复建时占地面积十余亩,建制像城隍庙,前廊后殿。前廊长约20米,宽约18米,高约8米,称着十殿,表示阴曹地府。
两侧粉壁上各有四幅面积约4乘3米(12平米)的墨色画,画面简练,有佛像、菩萨、神仙、人物、飞天、云朵,似敦煌莫高窟风格,虽然画面没有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但有人认为其题材是唐僧西行取经。
十殿两边塑有比真人还高的人物数个,有持哨棒的皂隶,还有捧朝笏的大臣,中间地面是死者在地狱中接受各种刑罚煎熬的恐怖场景,后殿是阎王、判官、鬼神形象,俨然一座城隍庙。
山门前有戏台一座,庙会时上演川戏。该庙毁于土改时期,今庙在原址复建,山门前尚存残破石獅一对。
钉脚寺 龙拱山庙的始建与钉脚寺的传说有关:
相传从桑园去石坡路旁的钉脚寺,庙中柱上有一对雕刻生动的龙,有一次和尚打扫卫生时,手中挥动的扫帚惊跑了一条柱上的龙,逃跑的龙途中翻滚出一段龙形的山体,寺中长老追赶至喻坎西南的河中将龙挡回,是处地名遂被叫为回龙潭,即张若城北护城河。据说,回龙潭在解放初期还宽达数丈,潭深两篙竿以上,鱼有板凳长。
后来,龙拱山上便修建起一座龙拱山庙,以北一里许还建了一座龙伏寺。
逃跑的龙被追回后仍缠绕在庙柱上,为防再逃,长老用钉子将龙的四脚钉住,这便是钉脚寺名的由来,如今重修的钉脚寺地势险要,香火鼎盛。
寄子院与石(失)子坡 寄子院原名铁佛寺,在桑园去石坡方向的原西河乡境内,始建年代不晚于五代时期,铸铁佛所用铁矿石皆就近取材于铁炉沟,至明万历铁矿方尽。
寄子院依山而建,共七台,呈宝塔形,风格如重庆忠县之忠宝寨,各殿皆有铁铸的佛像或菩萨像数尊,顶层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寺中长老圆寂后的肉身佛像,衣纹清晰。1958年大炼钢铁时,所有铁佛像皆被砸碎用于炼钢,寺庙及肉身佛像亦同时被毁,如今庙基尚存。今人所见之“寄子院”为异地重建的小庙。
相传五代末年,后蜀皇帝孟昶为躲避宋军讨伐,逃到临邛西部山区,皇子不幸病故于一处坡地,之后将尸体暂时寄放在铁佛寺。后人追忆此事,将那处坡地叫着失子坡,把寄放过皇子尸体的铁佛寺改称为寄子院。后来失子坡被音译为石子坡,即现今的大同石坡。
旧县志《成都旧事》亦载:石子坡多古庙,五里有寄子院,土人相传为蜀王孟昶寄子处,考其碑亦有此说,……然正殿金身大佛三尊,铸有万历字样……
凤巢寺 在冯坝旁的金龟山,根据民间对魏了翁与金龟山凤巢寺的相关传说,始建年代应不晚于宋代。
凤巢寺附近尚有一棵上千年的大柏树,旁边有一块冬水田称为金龟池,传说过去有自然形成冒出水面的土堆神似乌龟头,天晴时眼睛还能翻转,并有人在近山上见到过一只金色的乌龟,原本建有凤巢寺的山便名曰金龟山,并且名声大振,几乎淹没了凤巢寺的本名。
寺建在山坡上,有大殿五重,大殿两侧甬道壁画有唐僧取经题材,还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形象,也有象征阴曹地府的十殿,庙柱粗大,气势恢宏,旁有一台曰望乡台,山门前有戏台,庙会极热闹,本地产的箩筐、背夹子等竹器因有名而畅销。该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拆毁用于复建鹤林寺和磐陀寺。
另外本地当年曾有许多替人赶马和背背子为生的,据说马驮物资定量120斤,背夫所背物资定量60斤,但加上途中应自带的粮食,总重量可达200斤,日行二、三十里,一趟耗时少则七、八天,多则月余。
飞凤寺(石庙子) 在傅沟,有残碑记曰:“因功而述,功成而详,人人一见,知其本源。予(我)见庙前,人修石庙子一座,横顺五尺,供奉川王大帝、五童尊神。大清光绪年间,菩萨降谕:‘修庙宇名飞凤寺’。地主徐兴量施庙基一所,边(长)五丈余。兴隆祖邀首家三十余人议,徐兴明管募化,四方善男信女捐赀,建修大殿、山门……”
根据碑记,可知飞凤寺的前身为“清壬戌”(康熙1682年)修建“还(横)顺(长宽)五尺”的石砌小庙,而扩建后新命名的飞凤寺,大殿墙壁下部亦采用石条砌成,故民间仍沿旧习称为石庙子。
另外,大殿梁上尚有较多文字,但只有“元、明”二字清晰可认,余皆待考。
庙建在山头,石径深幽,破四旧时庙殿未毁,今存旧时石刻十来尊,系从隐藏的山沟抬回复位,其中有川王(李冰)大帝、五童尊神、托塔李天王、关羽、关兴、周仓等石刻,但一尊漏空雕像被人盗卖。上半截灰壁上有墨绘的目莲救母、桃园结义、三战吕布、劝黄忠……数十小幅壁画,分别表示当时流行的川剧剧目。
本世纪初,有本土人士捐资十万元,扩建庙堂十来间。
幽居院 今称幽居寺,在鹤林寺以西幽谷内的山头,属于白鹤山寺庙群区,宋魏了翁《鹤山营造记》载:“自隨唐迄今,庵院凡十四所。”可知幽居院始建年代为隋。陆游赴临邛十日游时甚赞此庙,并留有《幽居院》诗:
久堕尘沙里 幽寻始此行 侵云千嶂合 披草一僧迎
藓润泉时滴 崖倾竹倒生 登高忽平旷 回首失峥嵘
老矣犹孤客 归哉念耦耕 结庐殊未定 此地颇关情
天台院 也在白鹤山寺庙群中,属于“自隨唐迄今,庵院凡十四所”之一,位置应在白鹤山后山。陆游赴临邛十日游时游览过此院,并留有《天台院咏》诗,序曰:天台院自小阁下临官道予为名曰玉宵峰
竹舆衝雨到天台 绿树阴中小阁开
胜作玉宵君会否 要知散吏按行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鹤林寺后山尚有石板路通向葫芦湾、马湖以远,两侧山体岩壁上至今还遗留有古代佛造像,“天台院自小阁下临官道”应指此处。
按:天台院不在天台山,而放翁自注“所领的崇道观,是在他家乡天台县天台山的玉宵峰下。”陆游以此处景色与家乡天台山的玉宵峰比较,感觉过之而赞叹胜作玉宵。系已故魏尧西先生遗作《放翁诗中之天台院咏天台山考》之结论。(见《邛崃经纬》2012.4期)
冉庙子 在北仓(原何罄庵)以西的冉水碾,为当代人捐资新建于1993年,全称为“邛崃县城北居寺念佛堂”,因位处冉营坝之冉水碾,民间称为冉庙子并香火旺盛。
该庙虽然不是古庙,但庙址有如下三个重要性:
(1)冉水碾的水源即文脉堰,现今的文脉堰因修建金风雅区而改了道,未改道前,文脉堰的支流经过冉水碾进入护城河并穿城而过,并因此留下冉水碾地名。
(2)冉庙子供奉有近处一座重修的石桥——穆贵桥(因文脉堰改道桥已不存)之桥头碑,该碑约见方一尺,高3尺,碑上纪年为乙卯年六月。由冉、杨、陈、林、金等姓人捐资“搭建石桥乙座”,以八根长约3米,厚、宽约80cm石条,分两洞搭建而成。但桥名为穆贵桥,故推为重修。
重修年代应为康熙14年的乙卯,即1675年,或者雍正13年的乙卯(1735)年。该庙为邛崃路桥史保留下了如今已不多见的实证,说明古时邛崃地区的路桥,多为民间自筹资金修建。
(3)因公孙城毁于元末战争,明代重修的临邛城,从北门外出的交通,最先是经过何罄庵(现北仓)、冉水碾至林凤庵,然后西至喻坎以西,北到桑园以北的。当第五条路形成后,此路仍然同时在使用,直至1944年为修桑园机场,改扩建了北门至桑园的公路、尤其是建国初在西河上新修了西桥之后,此路才渐废,故历史上冉水碾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
上述十六处庵、庙、殿、院,大多分布在喻坎和桑园镇周边,是从地理位置的角度与历史影响考虑而作的简介,无有孰大孰小、是古是今之分。因那些蓭观寺院在旧时的邛崃古道上几乎每隔二、三里就有一座,并未完全引用到路线标识中来,另外诸如鹤林寺、花置寺、磐陀寺等众所皆知,故未作简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