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份调查我的学生从85后到90后,一共7届。 早在去大学前的1999年夏天,我曾经跟深圳的支教老师去过重庆巫山县的很多乡村学校,当时的见闻有详细的笔记,后来整理成了文字。算一下,我的学生们在1999年恰好在读小学或者初中。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00年代初,正是他们成长的年代。 在巫山乡下,见到184个小姑娘挤住154平方的宿舍,127个小男生住120平方的旧铁匠铺。巫山住校学生都是80公分宽的床板睡两个人,上下两层床铺睡四个人,两个两个头脚相对。 乡下的老师说,夜里会常有人睡着睡着掉下来了,爬上去接着睡,有人实在太困,直接睡在地上了。据说学生们喜欢一张床板挤两个人,这样一个学生带铺的,一个学生带盖的,给家长减少了负担。 有个年轻的乡村老师认为,住了184人的女生宿舍应该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我抄了一份调查报告,来自一位在重庆巫山支教的老师,调查时间是1999年: 关于午饭:三所小学的午餐情况,250个小学生中,有215人没有午餐。 备注:少数小学有蒸锅,少数学生能蒸自带的饭盒。 关于上学路上要用的时间:250人,上学路途用时2小时到4小时的53人。 路途1小时到2小时的145人。 30分钟左右的约60人。 250人中238人走的是山路。 关于住宿:路途远的学生有的会在老师睡觉的房子里打地铺,铺麦秸或干草或树枝,有的会找到旧棉被。 有一个房子4平方,夜里睡十几个学生。 关于零用钱:参加调查的40个学生中,6个人没有一分钱零用钱。 每两星期有5元的27人。 每两星期有10元的7人。 关于生病时候父母不在身边(外出打工):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没关系。 有学生说:又不会死,忍一忍就过去了。 在距离三峡水库搬迁前的巫山县城将近60公里的官渡小学,我在操场上看见给学生蒸午饭的蒸锅,老师们说,这是大约一半学生的午饭,另外一半学生不吃午饭。露天的一只大的黑铁锅,四层蒸笼,打开是层层叠叠的白色纱布包或手绢包,白白的,都是扎起来的饭团,很少有菜。很多住校学生,一个学期带一坛咸菜。 官渡这地方产水稻,所以有白米。不产稻的山区,孩子的午餐是玉米饭,小土豆。 1999年距离今天,已经过去17年,这份调查报告只是一份陈年旧事,但同时它也正是今天很多90后的难忘童年,是他们不可能轻易忘记的成长的背景。 当他们来到城市,看见世上还有这么多的好生活,不向往才是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