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第三个“国家公祭日”如期而至。对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将永远铭记,那些刽子手也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国家公祭日”就是“不能忘却的纪念”,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声音,同时,它也是生动而深刻的一堂课,能从多种角度使我们受到一次有益的教育。 公祭的意义,在于拒绝遗忘。之所以设计“国家公祭日”,就是要让国人留下这个痛苦的记忆,让民族常念这个屈辱的惨状。也是让世界正视这个罪恶的污点遗忘:30多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这是南京大屠杀血的印记;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这是南京大屠杀辱的记忆;多少儿童死于非命,这是南京大屠杀痛的触点;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这是南京大屠杀暴的证言……这不只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更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这是南京之悼,国人之悼;这是南京之痛,民族之痛。 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所以,为了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的历史,为了不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的事实,我们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是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是为了回应中华民族自己的心灵呼声,是为了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形势要求我们重新唤醒并强化南京大屠杀的记忆。这个庄严而沉痛的日子能时刻提醒今天在幸福生活着的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中华民族那段深重灾难和难言的痛楚。我们的民族是经历过多少苦难,付出过多少代价,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民族是经历过多少曲折,承受了多少教训,最后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