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为突出企业核心地位,做强做大工业经济,通过“舍得投入工业,明确支持导向,创优服务环境”,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仁寿县坚持“改革创新、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开放共享”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围绕“绿色高效的园区、特色鲜明的产业、产业聚集的链条、实力彰显的企业、科技领先的产品”,深入实施园区晋位强支撑、企业扩张强支撑、创新升级强支撑等行动,全面推进园区、产业、企业、产品进一步发展。
(网络图片)
园区晋位强支撑
春节长假过后,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园区的各大企业陆续开工,车间内机器轰鸣,流水线上工人齐备,一片火热的生产场景。近年来,有力的措施使仁寿县各大园区相继晋位。
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组织领导、规划建设、设施配套、政策措施、管理服务“五统一”。改善园区发展方式,进一步扩权赋能,试点引入产城一体运营商。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除已有企业的乡镇外,其他乡镇原则上不再新增入驻企业,各乡镇、部门引进的新企业(项目)一律到园区落户,鼓励现有企业向园区集中。
提升承载能力。按照“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大园区水、电、气、油、路、通讯、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盘活闲置企业行动,通过兼并重组、资产租赁、招商合作等方式,重点盘活一批闲置资源,以存量换增量、以存量换效益,拓宽工业发展空间。结合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仓储、物流、研发、检测等企业所需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推进公共研发、检测中心、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拓展平台服务功能。
推进整合升位。坚持“体制更顺、机制灵活、风险可控、一园一策”,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激发园区活力,增强园区动力。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园区辐射兴盛镇、清水镇,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逐步转移其他产业,为园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文林工业园区按照“产城一体、统筹发展”的思路,整合富加工业园区,提高产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A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B区重点重点发展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创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汪洋循环经济园区加快耐材、陶瓷、煤化工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承接并发展好新型建材业,大力发展铁路物流业。
(网络图片)
企业扩张强支撑
2月7日,仁寿县金利纺织有限公司已经开工几天了,机器24小时运转,工人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新一年的工作中。“目前我们正按部就班,稳步运行,争取早日完成年计划量。”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将继续对现有的部分生产设备进行换代升级,以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让企业进一步扩张得到保障,仁寿县多措并举,为企业成长铺就了一条便利路。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的新体制,引导企业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生产、质量、财务、营销及人力资源等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主动适应信息消费的大背景,探索“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企业营销新模式,建成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现代企业销售网络。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以“事前奖励”为重点,进一步梳理相关奖补政策,做到精准发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上市做大做强,对在境内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挂牌或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的企业,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的奖补标准奖励、补助。建立动态管理的申规培育企业台账,对新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名录库的企业,分别给予企业和乡镇(园区)一定奖励。
树立龙头激励导向。按照“龙头带动、产业整合、创新驱动、市场拉动、环境支撑”的思路,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加强骨干企业培育。县上每年择优选择不超过10户企业(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依托仁寿县产业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和产业发展基金,对纳入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予以扶持。
(网络图片)
创新升级强支撑
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互联网+智能制造”发展,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应用,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支持企业购置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制造系统,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快推进中广核、齐汇科技、新达粘胶等51个技术改造项目,确保2017年技改投资完成97.6亿元以上。
推进环保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巩固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产能成果。2017年,完成峨电能源、汪洋能源、洪发煤矿等煤矿生产企业的淘汰、关闭。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新技术、新产品的转化和推广,鼓励和保护企业发明创造,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制订,鼓励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在线销售、采购等活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联盟、联合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技术研究机构。对企业首次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新获发明专利和企业标准成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创建省级以上研究机构的,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2017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户。
鼓励企业品牌创新。鼓励企业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改进包装和服务、创新品牌营销等方式,大力发展品牌经济,积极争创驰名商标、着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四川老字号、名牌产品等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王坤 郭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