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金桥银路统一命名,沱江路-沱江桥,黄河桥-黄河路,统一命名的纵向路段成为横向路段的分割点(泰山北路一段长江东路到东大桥),除了华山路是之后改的大件路,在黄河路口开始与泰山路共用一条道没有这样, 其余全部金桥银路统一在一起成为贯通南北城市的横向路段泰山路到秦岭山路的分割点,成都尽管路桥也是统一,但是每一个分割点就有一个名字容易让人混淆,而且桥的方向也不一直,德阳这点就做得非常好,而且德阳市的桥非常大气,这点也带来了好处,但是桥的指示不好,这点应该像成都学习,其实就做一个大牌坊式在桥边既指明桥名也指出方向也给予介绍,现在有的有指示但那是非常不明显,比如珠江桥那的指示大石头字的颜色都全部掉了的。另外德阳市的桥模式比较一致,模式一直不要紧,但是应该有着变化,罗江现在的东门的太平廊桥就做得非常不错的,其实为什么东桥在改造时不用上我们老东桥的风格呢?这次也在修建下穿隧道是不是可以一起改造下,完成整修,2013年的大桥是出现过问题的,不要一弄好下穿隧道桥的问题一起出现到时又是交通管制。
但是这几年的一些命名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东大桥改名凯江路大桥,这很不注重历史的传承,就叫东大桥,东大桥以东叫东外街就是非常好的,西街有西外街,东街也就有东外街,一条路上做到完全对应!我承认命名是需要继承历史,我一直没有说过我们东西南北街要改名,这是德阳老城区的路段应该传承,但是对于之后就应该在传承点延续,上面说过了东街-东桥,南街当时就全部连通叫下南街(因为二重厂中间间隔了)改为凉山街又没有全部连通这条路道德阳人也不这样叫。另外还有文庙街本来挺好的一个叫名,现在来了一个庙街,这个庙街这个名字就给人香港红灯区的感觉,但是这里是传承中国文化孔子的地方,街道名也是叫文庙街怎么站台名就叫庙街呢?
而且这几年德阳市路段命名做到比较一直,比如玉泉路,因为中间没有桥梁连通所以单独命名,而且玉泉也是这一片历来的名字!还有旌湖路,亭江街,尽管有一定拐弯但是也统一命名,比如千山街。但是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雅河路就应该直接连通,就不应该在厂西片区命名韩江路,韩江路也是新取的名字,还有松花江路还有南北之分,南北之分在德阳市是横向路段,这是纵向路段,就叫松花江路,下面可以用箭头指示东西方向就完毕!蒙山街的修建也是非常符合城市规划的!
总之一点,尊重历史而且做到统一!
不过现在政务中心的搬迁绝对是错误,大家可以去看看在五洲广场现在有多少的车辆停放,而且这里的公交车只有5.23.28路,其中23路还到汽车南站!周边除了几个德阳市办事单位,其余都是远离的,为什么放着德阳市长江路两边现有的空地不用,要搬那么远,自己找麻烦来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