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门是莎士比亚著名剧作《雅典的泰门》中的悲剧性主角。他原是雅典最有权势、金钱和名望的贵族,后来却因对朋友过度慷慨的帮助和施舍,经常向放高利贷者借贷,导致他负债累累,朋友反目,最终惨遭破产,无家可归,遁入森林,在极度痛苦和绝望中自掘坟墓,葬于海岸。造成泰门的悲剧命运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从他的盲目慷慨、过分轻信和性格极端等三个方面去分析他的悲剧命运。
一、泰门悲剧命运根源之一:盲目慷慨
泰门的慷慨大方、无私舍与在整个雅典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上从雅典的元老、贵族、将军,中到诗人、画家、宝石匠、商人,下至仆人、侍童、弄人,各个阶层的人都久闻泰门的慷慨之名,他们为得到泰门赠送的珍贵财物从雅典的各个角落蜂拥而出,争先恐后地涌进泰门家的厅堂,以期得到泰门的恩惠和赏赐,而泰门对所有雅典人都存在好感和爱心,他竭尽全力、倾其所有去帮助他们,却从来都不索取一点点回报。泰门这样的行为在当时雅典人的眼中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和善行,几乎所有雅典人都把泰门称作圣人,把他看做救苦救难的大善人,人们把所有能够想到的赞美之词都用在赞美他的德行上面,而偏偏这个时候,却出现唯一一个敢于批评和咒骂泰门及其所有朋友的人——哲学家艾帕曼斯特。
艾帕曼斯特性格乖张、嫉恶如仇、不近人情,他痛恨雅典人的虚伪无情、趋炎附势,在泰门家中时,不管遇到谁,只要他看不惯,都会不留情面地批判和讽刺他们,这让泰门及其酒肉朋友都极为反感,他们都对艾帕曼斯特恨之入骨,唯恐避之不及,在雅典他也成为与泰门完全相反的最不受欢迎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最不受欢迎的人,却敢于说出所有人都不敢说出的真话“神啊!多少人在吃泰门,他却看不见他们。我看见这许多人把他们的肉放在一个人的血里蘸着吃,我就心里难过;可是发了疯的他,却还在那儿殷勤劝客。”“泰门泰门,这样一杯一杯地干下去,要把你的骨髓和你的家产都吸干了啊!”。从这些话可以看出,艾帕曼斯特在心里是很同情泰门的,他对那些巴结、谄媚和讨好泰门的雅典人的丑恶嘴脸和内心看得清清楚楚,并希望通过自己尖锐的批判和劝诫让泰门早点从这一盲目的慷慨行为中醒悟过来,但是由于他对泰门的规劝不分时机、场合和语气,导致泰门难以接受他的劝告,并轻蔑地讥笑和咒骂他,把他当做一个四处发泄牢骚的狂妄的疯子而不予理睬。泰门依然我行我素,对于要慷慨赠与财物的对象从不选择,只要是雅典人,就来者不拒,别人送他礼物,他就以几倍于别人礼物价值的珠宝回赠别人,同时他却从不检视自己的资产还有多少,是否足以保证他这一慷慨行为的顺利进行。他只是一味地付出,盲目地慷慨,最后由于自己的资产耗尽,只好向高利贷者大量借钱,以维持自己家中每天宾至如流、门庭若市的奢侈与虚华的表象,虽然他的管家屡次提醒他家产将尽,一定要节制开支,免得以后破产,但是他却对管家的话充耳不闻,最后由于负债太多,而又无力偿还,他在高利贷者催逼之下无奈破产。这一悲惨后果,都是泰门的自作自受,他如果不是那么执迷于盲目的慷慨,也不至于落到破产的下场。
二、泰门悲剧命运根源之二:过分轻信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自高自大、自傲自负与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这三大暗礁中的轻信在泰门的身上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不免对泰门的天性又爱又恨,不知该如何是好。
泰门本性至纯、至善、至真,他有一颗博爱的心,想模仿上帝去救赎那些在苦难中煎熬的雅典市民,并相信所有雅典市民都与他一样是好人,相信他们中所有地位高、更有钱的人都会慷慨地帮助那些没有地位和钱财的人,并希望自己变得穷一点,地位低一点,这样就可以得到朋友们的慷慨舍与,与他们和睦共处,建立真诚稳固、天长地久的友谊。另外,泰门还相信他的慷慨付出在某一天他落难时一定会得到朋友们的积极回报的,所以他把自己的所有财产全部散给雅典人都没有一点担心和后悔,因为他相信他今天的慷慨付出使自己与很多雅典人都成了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肯定是会倾尽全力互相帮助的。然而,泰门的过分轻信最终给他带来只有灾难和痛苦。这是他以前万万想不到的事情。泰门因借高利贷长期不还,放高利贷者忍无可忍,派人来催他还债,这时他还非常乐观,对此事嗤之以鼻,因为他相信以前他曾经大量资助过的几个有钱的朋友肯定会站出来为他排忧解难,轻轻松松就还了这些债的。所以他就命自己的几个仆人分别向路歇斯、路库勒斯和文狄提斯等好友求助,但是这些人都找借口拒绝了他的要求,这些人在泰门有钱有势时对他毕恭毕敬,唯命是从,尤其是文狄提斯,此人曾因欠债被投入监狱,后来在泰门的庇护下才得以出狱,并从泰门那里得到了一笔财物,使自己地位和名望得以恢复。直到此时泰门才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人的虚情假意、唯利是图和奸诈狡猾,他以前做的关于这些朋友随时会帮助自己的美梦一下全被这一残酷的现实给击碎了。他后来只有痛苦地接受了破产和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这都是他对朋友不加选择、过分轻信惹的祸。
三、泰门悲剧命运根源之三:性格极端
荣格说过:“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泰门身上也很合适。
泰门的悲剧命运很大程度与他的极端性格有关,他在破产之前一直都是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在捧着他,护着他,奉承着他,因此他从来都没有经过逆境的磨练,也不知道社会上的人到底在想什么,他们的内心有多阴暗,有多复杂,他只是看到了那些极力巴结他的人的美好的表面,伪善的笑脸,就因为这些人都像他一样是乐善好施的好人。这样一个完全活在理想世界中的纯真、至善的人,他是无法接受现实社会的人的丑恶、阴险和狡诈的。泰门没有老庄看破红尘、淡泊名利的出世思想和中庸之道,他的理想和现实相差太远,他只认同这个世界有好和坏、善和恶、真与假两种互相对立的东西,当他发现这个现实世界与他所幻想的理想世界截然不同时,他没有“穷则独善其身”,而是变得异常愤怒和失望,并表现出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极度憎恨和厌恶,把所有人都看成虚伪、肮脏、狡诈和险恶的,而且还不断诅咒他们,让他们全部遭遇灾祸而死。泰门后来这种极端的恨来自于他原来极端的爱,俗话说“爱得越深,恨得越切”,就是这个道理。当一个人长久地对某些人寄予极高的期望时,他会把这些人看得如同自己生命一样重要,如同自己的梦想一样完美,绝不允许这些人出现哪怕一点点的瑕疵和污点,一旦这些人与他原来的期望出现很大的差异时,他就会丧心病狂,歇斯底里,成为一个与原来的他完全相反的疯子。这时的他什么邪恶的、极端的想法都将不断涌现,什么疯狂、离谱的举动都将发生。泰门就是这样的人,他的眼里容不下沙子,他对人对事都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从未想过其实在好人与坏人之间还有一些不好不坏的人,他们可能从未受过泰门的一点点恩惠,也从未想过去讨好泰门,只是一群与泰门毫不相干的平民百姓而已,但是泰门没想到那么远,他只是看到了那些酒肉朋友的虚伪狡诈,从而把自己所遭受的痛苦扩大化,以至于对整个人类都充满了仇恨,最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由一个对人性和社会充满爱的人变成一个对整个人类社会充满仇恨的人。泰门后来虽然在森林中挖到很多金子,又成为一个极富有之人,但是他由于陷入对这个人类社会的极度憎恨之中无法自拔,在雅典元老们的极力劝说下不仅不肯回去帮忙他们阻止艾西巴第斯将军的叛乱,甚至还用金子贿赂艾西巴第斯将军及其情妇去灭了雅典和四处作恶。最终因为心中的痛苦太过于深重,无法解脱出来,泰门只有选择自我灭亡之路,永远葬在一个能被海水击打到碑文的坟墓中,这时的他才得到了灵魂上彻彻底底的解脱。但是这不能不说是泰门的极端性格导致的悲剧,因为他如果能圆通一点,也就不至于导致这样悲惨的下场。
综上所述,泰门悲剧命运主要源于他的盲目慷慨、过分轻信和性格极端等三个方面原因,其实他完全可以避开这一悲剧命运而继续苟活于世,但是由于至纯、至真、至善的本性让他无法认同这种卑躬屈膝的人生价值观,最后只有以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的方式来控诉雅典社会和市民的肮脏、卑鄙、无情、虚伪和冷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