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端午民俗大节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作者:江中激浪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这是宋朝诗人许文通的《端阳采撷》诗句,对宋朝时期端午民俗节日盛况的生动描述。 民间端午怀揣香袋、手系彩线、门挂艾蒿、龙舟竞赛的习俗,千古而然,至今流传。“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端午,今天越发值得我们参与与传承。粽香,携带家与国的气息,是中华民族化不开的精神乡愁。 从我国端午民俗大节源起历史来看,有说是祭奠忠国爱国的浪漫诗人屈原,也有说源起古代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还有说是发端于江浙一带悼念伍子胥等等,说法众多。但如今更广为人知的“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中国端午节是我国古已有之的多民族民俗大节,两千多年来,不仅汉族家家户户都要隆重庆祝,并在许多城乡村寨举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同时,国内还有26个少数民族也都从古到今也在热烈庆祝这个盛大节日。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里,从来不乏诗意的酵素,当绵延千年的粽香,携带周秦汉唐的气息,从茫茫禹迹一路跨越,飘向神州海外,我们对端午习俗追忆,酝酿的正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民族精神乡愁。 包粽子、品粽粑,乃是端午节中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活动。一张绿莹莹的粽叶在手中舞卷,变换成漏斗状,糯米、红豆、蜜枣等食材被填进粽叶“肚”,一缠一系,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经过一番蒸煮,热腾腾的粽子出锅了,一家人老幼聚在一起共同分享了劳动成果,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粽香,这是我们对家的印迹,是我们魂牵梦绕的乡愁。 龙舟赛,一直以来就是端午的一项最热烈、最富激情的撼动乡土的节俗,最容易调动群众的节日热情,激发集体荣誉感,彰显齐心协力、奋勇争先、拚搏向上的精神。这是端午文化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端午,是中华文化的根脉。 今天,在我国东西南北中的端午民俗,更显地方民俗生动活泼与鲜明特色,展现美好祝愿,展示民俗文化魅力。 生动端午节,不仅让我们大家感受到传统节日与文化的魅力,充分挖掘了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全国人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全面小康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各阶层爱国的情感和意识,共同打造和谐美好家园。 揣香袋、系彩线、挂艾蒿、赛龙舟。让我们在欢度端午节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滋润,分享中华节日给予快乐;同时,积极弘扬与传承昂扬奋进意志、忠诚勇敢行为和爱家爱国情怀的中华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