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25|评论: 0

农旅融合看安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安岳,人们一定知道那里有柠檬、柚子、粉条、石刻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这些可圈可点的优势资源都成为安岳发展乡村旅游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全县以此为依托强力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大兴节会和假日经济,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向观赏、休闲、度假等方向扩延,趟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路径。
      截至目前,魅力柠海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宝森生态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岳阳镇、通贤镇、岳新乡三个乡镇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镇;四方村、水观村、桃坝村、希夷村等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精品村寨;成功创建省级星级农家乐13家,旅游特色业态3家,带动就业6万余人。2016年旅游总收入71.2亿元,接待游客806.6万人次。
故事一:节会为媒 农民挣钱
    赏柠檬花海,品醉美安岳,荐普州美景。4月26日至5月4日,第十届安岳柠檬节在安岳县文化镇燕桥村隆重举行,芬芳的柠檬花儿、可口的特色美食、漂亮的农房别墅,吸引了八方游客。
   当地农户尹绍明趁势抢抓机遇在家门口摆开 “战场”——一个石磨、一口油锅,向游人售卖现磨现炸的玉米饼,生意出奇的好,以致他每天都要用掉一两百斤新鲜包谷棒。
   “我原来在成都就在做现磨现炸玉米饼的生意,售价3-4元/个的玉米饼,顾客都很喜欢。”尹绍明说:“这次,我听说安岳要举办柠檬节,晓得来的游人很多,就临时回到安岳老家,赶一趟这个难得的节会经济。”
   在柠檬节现场,尹绍明和他的老伴、舅子、侄儿分工合作,有的为新鲜玉米棒脱粒,有的用石磨磨玉米浆,有的掌勺油炸玉米饼,一拨拨游客纷纷排起一字长龙。尹绍明说:“七八十年代我们农村吃的玉米饼,就是用磨子推出来的。现在我们把这传统的东西重新利用起来做生意,崇尚乡村游的人们体验到用石磨慢慢磨出来的原汁原味和回归原生态的乐趣。”
   像尹绍明一样,燕桥村的村民都沾了柠檬节的光,各出奇招,招揽游客。农户每天摆摊设点营业额没有哪天低于5000元的,开农家乐的每天营业收入达到两三万元。
故事二:家门口打工 农产品畅销
    近年,在燕桥村迅速崛起的宝森生态旅游度假区,当仁不让地成为安岳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样板。5月26日,笔者走进宝森生态旅游度假区,只见鲜花盛开,湖水如镜,楼台亭阁错落有致,茶楼、客房、餐厅、采摘园、柠檬园、水生蔬菜基地应有尽有。尽管不是双休日,但游客也还不少。
   “我们主要是搞假日经济。5月1日试营业以来,光是周末的游人就要接待3000人以上。燕桥村整村的土地都流转给了我们,农户到我这里来打工,去年就给农民工发了236万元的工资,今年到现在的派工单,每天的用工都不低于100人。”宝森生态旅游度假区负责人周胜军说,“像我搞的铁皮石斛等农业业态,早在试营业之前就开张了。今年过年,到我这里来耍的游人每天就上万人,我们把铁皮石斛装盆摆到度假区的超市里卖给游人,每盆卖一二十元,都卖了近400万元!”
   除了大手笔的旅游度假区以外,“小家碧玉”式的农家乐也在安岳乡村四处扎根、群星闪耀。在盛产通贤柚著称的通贤镇,泰和生态园就是众“星”中的一颗——省级四星级农家乐。
   “我们主要搞餐饮、茶楼、住宿、垂钓等乡村休闲游,是2015年被省上评为四星的。镇上每年搞乡村旅游节以及老百姓办红白喜事,我这里生意好得很。”泰和生态园业主李国说:“周围农民也看到我这里游人多的商机,也跑到我这里摆摊设点卖柠檬、柚子、粉条等农副土特产品,我这里的湖心岛就专门开辟出来让他们展销土特产品。另外,本地还有48个农民在我这里长期打工,服务员1个月挣2000元左右。”
五大路径促实践
   一个个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故事背后,仅仅是安岳县胸有成竹、排兵布阵、沿着既定路径大书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华章的缩影。
   路径一:高标准规划,科学布局,推进乡村旅游协调发展
   注重协同发展。积极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及水利产业布局规划等编制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引导适宜发展的乡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避免盲目发展。重视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做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坚持规划先行。“十二五”以来,围绕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聘请中国旅游研究院、省旅游规划研究院编制《安岳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安岳石刻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等旅游开发规划。
   坚持配套开发。依托重点旅游景区、主要交通干线和重点旅游乡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推进乡村旅游配套集群发展。
   路径二:依托节会,夯实平台,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依托节会推进安岳旅游整体发展。成功举办多届柠檬花节暨柚花香节以及多届柠檬节,大力提升了安岳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综合开发运用全县石刻、人文、生态等旅游资源,带动全县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依托节会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平台夯实。依托重大节会活动的影响力与带动力,不断创优节会活动开展环境,扎实推进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的农村风貌改善。岳阳镇水观村、岳新乡桃坝村、通贤镇四方村、龙台镇希夷村等生态旅游节会活动承办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精品村寨。
   依托节会积极助推乡村旅游内涵挖掘。有力地宣传乡村旅游的地方文化气息和乡土气息,突出了安岳乡村旅游的特色化,有效避免了安岳乡村旅游与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提升了安岳乡村旅游的品味和档次、乡村旅游的品质和软实力,突出了乡土本色和自然生态特色,避免了城市化倾向。
   路径三:落实政策,加大扶持,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狠抓产业发展知识的宣传普及。让全县上下形成“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开发生态旅游将是对安岳旅游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支撑”的共识,从而齐心协力大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共同将乡村旅游“做大、做活、做强”。
   狠抓优惠政策的研究制定。坚持以政策制定与落实为导向,大力引导投资业主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积极把握农村土地流转等新政策,鼓励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狠抓重点项目的开发和扶持。坚持以重点生态旅游项目为带动,积极开发有规模、上档次的旅游项目,推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依托全县独有的乡村旅游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和打造了魅力柠海景区、宝森生态旅游度假区、悦缘花谷、青莲谷等乡村旅游景区。完善了道路、绿化、给排水系统、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设施,逐步将其打造成为了安岳乡村旅游的轴线和黄金旅游线。
   路径四:围绕资源,积极开拓,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开发
   积极做强生态观光旅游。
充分利用全县52万亩柠檬海洋、百里通贤柚生态长廊、上佳的自然生态风光和县境内风光秀美的湖泊,结合广域分布的唐宋石刻资源和人文资源,借助“中国柠檬之都”品牌优势,做强特色乡村生态观光旅游。积极推进柠檬、蔬菜、红薯、稻油、中草药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相结合,逐步实现了“生态旅游农业化、生态农业旅游化”。
   积极做大休闲度假旅游。
紧紧依托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和成渝两座特大城市直线中点等区位优势,围绕绿色风情、天然氧吧等主题,努力做大休闲度假旅游。目前,全县已建成泰和生态园等成规模的休闲农家乐20余家,其中建成省市县星级农家乐13家,乡村生态度假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推出风味美食品牌。
充分借助安岳既有的特色地方小吃和风味美食,全力推出特色风味美食品牌。成功开发并对外打造了安岳周礼伤心凉粉、安岳米卷、坛子肉、李家滑肉、无民烧鸡、芋儿鸡、盘龙黄鳝等特色名菜以及柠檬风味宴、野菜养生宴、农家风味菜等安岳乡村菜系,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旅游的全方位发展。
   路径五:强化宣传,持续提升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巧借节会开展对外产品营销。每年组织参加5·19国家旅游日、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四川乡村文化旅游节、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9·27世界旅游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旅游宣传活动及国内各地乡村旅游节,大量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增强安岳乡村旅游产品知晓度。
   巧借媒体对旅游市场进行精准营销。重点立足于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利用报纸、网络、电视、户外广告、手机短信等平台,积极宣传造势,不断营造浓厚的旅游宣传氛围,形成了“电视有镜头、网上有文章、手机有信息”的宣传格局。
   参与评选提升知名度。“魅力柠海”景区获得“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评选第3位;“安岳柠檬花生态旅游节”成功入围“2012年度中国文化产业金鼎奖·节庆文化品牌”二十强。2012年,与有关传媒联手,将成都往返于北京西的K1364/K1363、K818/K817次列车赋予新的名字——中国柠檬之都号,并通过列车海报、头片、台布、展架彩贴、卧铺票卡、列车播音多种媒体形式,提升安岳乡村旅游知名度。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