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时尚更新雅茶人生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道法自然,返朴归真,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也许是生在深夜零点的缘故,生来对黑夜有一种本质的温暖感,初冬的夜,静默如斯,没有一丝睡意,于是泡上一杯绿茶置于桌上,看茶叶在杯中翻滚浮腾,浮浮沉沉。杯中飘出的淡淡的茶香沁人肺腹。喝一口,品味着茶味的苦涩、甘甜与香醇,忽然间对这投身红尘的悲美,充满了一种灵魂的感应。于是在这深夜,听着窗外不微不怒,如歌如诉,如行板似的细雨,沉溺于这“夜凉有微雨,庵静若无僧”的夜。忽生了一种深深地苍茫和伤感,人生不就如这杯清茶吗?
人生如茶,第一道茶苦如初生,为品味人生的苦,我们哭着来到人世间,开始了一生的航程;第二道茶香如爱情,那甘醇清洌的滋味,是人生中最美的经历,点燃了整个火热的青春,伴随着我们的青年、壮年,是我们人生最美、最长的一段;第三道茶淡如清风,不觉间已步入老年,得失荣辱,都已成过往云烟,人生这杯茶也泡得没有多少滋味了,清淡如水。一杯清茶,囊括了“三味”人生。或清新或浓烈或清淡,但都要去细细的品味,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贵贱,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不过是人生的一段历程,人生的一种滋味。俗话说得好“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浮浮沉沉”。
夜已深闻着淡淡地茶香,此时的自己竟没有一点矫饰和浮躁,忘却了一切得失和荣辱,只有一份恬淡的心境,然而在这个功利的世界,还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为实现梦想和希望不惜手段,人们渴望那份轻松的心情,却又不自然的制造了一份沉重,祈盼远离尘嚣,又不自然的闯入滚滚红尘,蓦然回首,方才认识到真正值得我们为之追求与向往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喝茶是一种情调,人生在世也只求一种淡雅之美,淡名淡利无争,也许才是一种大悟,古代文人雅士的休闲方式更是他们逃避现实,甚至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好道具,中国雅茶的风格以静雅为主,中国雅茶的目的是达到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中国雅茶讲究三雅,饮茶人士之儒雅,饮茶器具之清雅,饮茶环境之高雅,讲究三清,汤色清,气韵清,心境清,以达到物我合一,忘怀世俗的境界,这些文字很漂亮,但做法上太精致,就未免零碎,说实话我更喜中国雅茶的大气朴厚的境界。
吃的口味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性格,四川人喜辣,性格豁达粗狂,充满干劲,福建人喜甜性格委婉精致,充满了诗韵,一方水养一方人,一方吃也成一方人,吃的口味也可使人修身养性,如一向爱吃辣的人,偶尔喝一碗清清的蛋汤,可以使他心情平缓,多一份理智,把辣椒浇没一点,再如一向爱吃甜的人,偶尔吃一盘苦瓜,可以使它更加开朗,有苦尽甘来的体会,吃的口味决定性格,一味的追求一种味道,过于枯燥,又是换一个心情,换一个口味,也可使你换种活法,吃中有韵味,吃中有博学,在吃中体会做人的诀窍,品味时常更新的雅茶人生。(王仕彬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