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22|评论: 16

[诺水风光] 童年的记忆【南寺沟】风景-水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江南郊【南寺沟】童年的记忆

(风景 - 水韵)

A4.jpg
        通江城外南寺沟,位于厍洪与壁山山脉交界的一条山谷峡沟。远古时期至通江设郡、县以来,南寺沟就成了通江城与外地交往的南大门之路。在童年印象中的南寺沟,就那五、六十年代的岁月里,从钟鼓楼街至坡坡街下去到南街,到南城门墙边的排马梯下去,过了猪市口,经过干河坝一百多米到南门渡口,一个小木棚船,有专人划桨横渡过河。继续往上走,过了三棵不同位子的大檬子树,一会儿就到南寺沟路口,爬上两重崖后,弯曲小路快到进沟里的路时,那里曾经威名远扬的南寺沟寺庙(五十年代已撤毁),后六十年代中期,在寺庙旧址不远的周围,修建了县农机二厂。
A1.jpg

A2.jpg
        从原寺庙旧址走进沟里,一条山涧小路蜿蜒曲径,傍崖而生、傍沟而行,直爬上山顶的厍洪庙,大约二至三公里左右。此沟植被生态较为原始,只有沟崖上才有稀疏的农家和田原。岩下一条山路,是通江城南通往外地的所谓大道,也就是城南交通、经济往来重要的枢纽。
        沿路要经过两座古石桥,梯拐较多,还要经过几棵古老茂盛的檬子树,这树下都是行走人们爬累了,常歇息、自食、饮水、乘凉的好地方。路的上段还有古人留下的中型石刻文字和图案、标识等都已经渐渐 年代风化而模糊,但还是可以见证那些沧桑久远的年代,人们从原始生活走过的足迹。
A5.jpg

A6.jpg
        山涧的山泉水常年川流不息,两边山崖陡峭挺壁,千年流水冲洗崖潭众多,落差起浮较大,涧草丛生,松柏密林,谷声荡漾而悠远,晨雾弥漫环绕不见路,斜阳芒刺入谷底,鸟鸣清脆晨韵而幽,晚时雀鸟闹林归巢后而静 。潺潺山泉水声、岩石上滴水声,如同大地脉搏跳动的节奏感应。往往一场大雨后,沟岩上众多瀑布垂涎飞流直下,四溅飞舞融入水雾之中。南寺沟的山中泉水,结合山谷地质地貌真是一个风韵十足之地。
A9.jpg

听其声;

          风、鸟、水、树、虫的天籁之音,引人入胜,如痴如醉而销魂 。

看其形;
                阳光·云雾·山瀑·自然景观似仙似幻的魅力难以抗拒,山顶大声呼之!
真是够你寻味半世,享用一生!

                                                                                笔者记忆;巴山茅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A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A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A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A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A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A11.jpg

发表于 2017-6-27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寺沟还有这么好的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他而去 发表于 2017-6-27 14:52
南寺沟还有这么好的风景?

原汁原味!这次雨后下午现场拍摄的。

发表于 2017-6-28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好文采!

发表于 2017-6-2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组PP不错!

发表于 2017-6-2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永远美于现实

发表于 2017-6-2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p得个乱七八糟的 ,什么玩意儿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浏览并点评

发表于 2017-6-3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小丘[2]西[3]行[4]百二十步,隔篁竹[5],闻水声,如鸣珮环[6],心乐[7]之。伐[8]竹取[9]道,下见小潭[10],水尤清冽[11]。全石以为底[12],近岸,卷石底以出[13],为坻,为屿,为嵁,为岩[14]。青树翠蔓[15],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6]。

潭中鱼可百许头[17],皆若空游无所依[1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19],佁然不动[20],俶尔远逝[21],往来翕忽[22]。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3]。其岸势犬牙差互[24],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5]。以其境过清[26],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7]。

同游者:吴武陵[28],龚古[29],余弟宗玄[30]。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31]:曰恕己,曰奉壹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问深奥!看不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JHY 发表于 2017-6-28 21:32
p得个乱七八糟的 ,什么玩意儿

专程去空间看P得好的玩意儿,可惜P的隐形的看不着。太有才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