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明蜀新村小区外蜿蜒流淌的十陵河今年夏天格外清澈,处于下游段的浅滩里,孩子们下河摸鱼戏水,这样的场景好像很多年都没有见过了。我们的“河长”在顶着烈日巡河尽职尽责,时不时还提醒管护员做好安全警示,真为这样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景象感到欣慰。
今年,为了治理龙泉驿区的河流环境,我区实施“河长制”,建立了区、镇、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区级河长亲赴现场履职,到现在为止共专题研究河长制工作72次、其中现场调研55次。河湖分级名录全面建立,区级河道景观化河长公示牌安装到位,“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编制,感觉龙泉驿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呢。
攻坚
啃下截污这块硬骨头
几个月前“河长制”正式启动实施的时候,11条区级河道的河长们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天上岗巡河时的感受,简直是各条河道问题重重,水质堪忧。要想“水清、有鱼、岸绿、景美”?那“河长”们只能埋头苦干。怀着对水环境治理的必胜信念,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河长”们非常刻苦认真的工作,大家都明确一点,要彻底解决水质差的这一问题,必须追根溯源找到污染源。为了找到污染源,河长们和专业机构逐个对各条河道的各个排口进行逐一摸排,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在水系卫星图上进行标注。
找到问题排口,还要顺藤摸瓜看清楚污染源来自哪里。是农村生活污水直排,还是雨污管网错接,或者是企业未达标排放,找到问题根源后,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当然,截污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需要时时关注动态监测。在河长的统筹指挥下,各条河道的联系部门、辖区街道及社区等都要联动起来,对每条河道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建立排口的问题台账,实施动态管理。
成效
检测水质环境明显改善
不管是横贯几个街镇的主河道还是乡村里的小水沟,河水变清澈了,这是近几个月来龙泉城乡百姓非常直观的感受。以前掩鼻而过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溪流,在凉风习习的夏日傍晚,沿着河边散步又成为了一道城市和乡间的风景线。
河长制管理工作体系的基本建立和重拳治理污染源的举措,让水环境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养殖场清理整治和环保违法企业专项治理,面源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水环境明显改善。经过3轮排查共发现242个河道排口问题,通过各街镇自主实施和水务局派工的形式已基本完成治理,西江河、陡沟河、芦溪河出境断面主要污染物指标大幅削减。绕城内10段黑臭水体治理已全面完成截污治理和清淤,有条件的洪河溪玉石段已完成生态修复,十陵河明蜀新村段即将进场实施生态修复。根据环保部门6月份水质监测数据,10段黑臭水体水质已全部达标;绕城外23段黑臭水体已完成溯源调查,发现的305个问题已作为第二批目标任务下达,现已整治完成209个。计划2017年底前完成全部排口截污治理,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较市级目标提前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