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法官制服、挎着扩音器……8月5日,通江县人民法院永安法庭庭长苟久军带着两名法官走村入户宣讲法律知识。
近年来,永安法庭针对辖区面积大、案件多等情况,采取集中办公、就地审理等方式,尽可能减轻群众诉讼成本,大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快审快结不拖案,结案率95%以上,为乡村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三年来,永安法庭结案700余件,无一涉法上访信访案件。
案结事了
司法为民落实处
永安法庭法官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通过细致的作风,将爱心、诚心和耐心融入每一个案件中,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今年7月,通江县泥溪镇村民陈奎在驾驶摩托车前往通江县城的路上,与一辆小车相撞,造成陈奎十级伤残。后经过法庭审判,事故责任人为陈奎,但对于赔偿,保险公司一拖再拖。陈奎今年50多岁,家庭贫困,还有孩子上学,这次事故让这个家雪上加霜。
为此,永安法庭积极联系保险公司,最终保险公司赔偿陈奎8万元,解决了他的治疗费用。“感谢永安法庭的法官,如果不是他们耐心协调,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陈奎说。
苟久军说,结案反映的是法官工作的基础性、表面性的结果,而案结事了反映的是法官工作实质性、终极性的结果,作为基层法官,面对的是乡村老百姓,要做好这份工作,就必须在案结后处理好矛盾纠纷,真正达到案结事了,促进乡村和谐。
坝坝法庭
走进基层暖民心
“‘坝坝法庭’很有人文关怀。”“第一次看到法院来到农村。”……8月1日,一起离婚案件在永安镇小坪村一户农院坝里公开审理,围观村民纷纷赞叹“坝坝法庭”不仅方便老百姓办事,还带来了法律知识。
挂起国徽、拉起横幅、小桌板凳一摆,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和旁听的群众挤满了小院,一个“坝坝法庭”就齐全了。随着审判长敲响开庭的法锤,庭审正式开始。
当天开庭审理的是原告文军状告其妻子有外遇。“这婚必须离。”法庭上,文军斩钉截铁地说,但被告并不愿意离婚。审判法官多方了解到,今年40多岁的文军常年在务工,被告只是和一名男子关系甚好,并没有出轨,家里还有一个四岁的儿子。
查明案件缘由之后,法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并邀请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共同参与案件调解。两个多小时后,原被告在法庭的耐心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幸好有法官的帮助,不然我的家庭就散了。”文军说,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了解清楚情况就下定论,以后一定改正,珍惜家庭。
“‘坝坝法庭’这种形式很好,老百姓不跑路,法院直接上门服务;现场开庭审理案件也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提高了相关法律的知晓率。”小坪村村民刘军说,审理程序公开透明,让老百姓全程监督,真正做到公正司法、阳光司法。
诉讼调解
贯穿案件全过程
永安法庭在办案过程中,本着“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不仅要解开当事人诉讼的纠葛,还要想尽办法解开双方感情上的心结,尽量达成和解协议。
“把诉讼调解贯穿于案件全过程,有效提高了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既缓和了当事人的矛盾,又止住了涉诉信访事件的发生。”苟久军说。
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中,承办法官了解到双方是亲戚关系,被告何军购房后希望原告杨渊减少房屋购房款,以杨渊所购房屋没有相关产权等手续,请求法庭确认双方订购的购房合同无效。
承办法官根据原告提供的国土、规划等部门的行政审批手续,以案讲法,以法理分析案情,以情理调处争执焦点,在处理不能的情况下,及时作出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
近年来,永安法庭将一些案情简单、争议不大、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有和解愿望的案件化繁为简,进行庭前快速调解。“针对一些离婚案件,法庭会启动庭前调解程序,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使原被告双方尽快达成调解协议。”苟久军说。
(来源:巴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