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全国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大学生达2682.3万之多。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16大学生消费理财观”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同时,三成以上学生生活费不够花,39%的学生身边有人使用校园贷,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理财活动。
另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已成席卷之势,网络购物也成为一种潮流。据人民网淘宝头条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中国重点大学网络购物排行榜显示,2015年全国大学生人均网络购物消费额为1100元,人均收到包裹16.2个。这反应了新一代消费方式发生了转变,网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趋势。这种时尚的消费方式在为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很多困惑。
生活方式的多变和多种消费文化的影响给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大学校园中的消费结构复杂,趋于多样化。包含基本日常消费、人情消费,娱乐消费、通讯消费、以及各种学习消费等。超前消费,月光族,享乐主义等词频繁出现。当下大学生的基本消费情况是怎样的?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
胡蒙蒙等在汉斯出版社《统计学与应用》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了简要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32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绝大多数学生的月生活费在2000元以下,占比92.99%,其中46.04%的人月生活费为1000~1500元,30.49%的学生月生活费为500~1000元,16.46%的人月生活费为1500~2000元,月生活费在2000 元以上的有7.01%。
另外,分析也表明,大学生消费对家庭月收入有明显的依赖性。家庭月收入越高,大学生的各项消费额就越高。如在网络购物方面,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调查对象中,有11.2%的人每月的网络购物费用达到了400元以上,而家庭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39名调查对象中,仅有1人的费用达到了400元以上。这些消费现象明显地体现了大学生消费对家庭的依赖性,这也符合目前大学生缺乏经济能力的特点。
想问问大学生们,是这样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