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媒体曝光的武汉海事局职工崔志峰病休期间在外兼职取酬问题,日前,长江海事局发布公告称:对武汉海事局分管人事的副局长崔德安等3人停职调查。(8.24中国青年网) 此事件是湖北经视《经视直播》栏目在今年8月19日起播放的《曝光!公务员请病假2年没上班工资照领》系列报道中报道的。后经武汉海事局确认,在某牛肉粉店当店长的崔志峰确系该局公务员,而崔志峰从2015年办理病休至今年7月18日辞职,单位虽按规定扣发了相关津贴,但崔志峰每月仍可以从单位领到手的工资有3000多元。 吃空饷,这个似乎应该被封存于历史记忆中的词儿,却一直在各地探头探脑。记忆中就有福建龙岩吃了9年空饷的“最牛公务员”,湖南永州也出现过教职员工大面积吃空饷的奇闻。在西部某省,有些局处公务员几乎一半以上都有“第二职业”,上班心不在焉,晚来早走,甚至托故不上班也是常态,心思都用在“自己的事业”。我们不难发现,吃空饷者大多都是和涉事单位的领导沾亲带故,而这些领导手中掌握着相应的权力。说白了,这是一种利用公权力满足私利,骗取纳税人的血汗钱的可耻行为。所以,“吃空饷”绝非仅仅是一个制度漏洞和管理不善的问题,更是一个公权腐败问题。 所以笔者认为要彻底整治“吃空饷”,一是要对公务员机构和队伍的坚决精减、裁撤冗员,提高效能,杜绝人浮于事,更大幅度地挤压吃空饷的制度空间,然后对精减高效之后的公务员群体,尽可能按劳取酬,使他们靠勤恳敬业拥有更体面的生活;二是要尽快建立由人事、组织、纪检、审计等部门组成的联动机制,加大监管和问责惩处力度,加大“吃空饷”背后“保护伞”的违规违纪成本;三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严格明确的法律界定,确定哪些情况绝对不能“发空饷”和“吃空饷”,对为“吃空饷”者“开绿灯”的领导干部进行严肃问责,以此实现对“吃空饷”无死角、无缝隙的严厉查处,将权力之手约束在合法、合规范畴之内,从而在源头扎紧制度之笼,划定制度红线,以此堵死“吃空饷”的缝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