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后,第29集团军奉命占领高城、随县之线掩护第五战区重新部署;1939年1月,第44军第149师第447旅在沙洋地区击落日军“天皇号”飞机一架,击毙渡边广太郎少将(追赠)、少佐藤田雄藏在内6人;2月起,第29集团军奉命守备襄河,分别于黑流、孙潭、三阳寺等处击溃突进的两个中队,歼敌百余,斩获颇丰。5月,第44军及第26军编组江左军,固守襄河西岸及潜江附近;第149师守宜昌、第150师守沙市;第67军编组为右集团军;第67军第161师、第162师于汉宜公路两侧,渡襄河与敌骑兵第4旅团激战至瓦庙集、永隆河、旧口等地;并乘隙破坏汉宜、京钟两公路,激战近月,双方均伤亡甚重;第44军第149师出长胜湖渡襄河击破聂品家厂之敌;第150师出张家厂渡襄河击破泗港之敌;继以第44军全军挺进至夏家场、渔新河之线,战至下旬,收获颇丰。
随后,第29集团军受命整编为三团制,撤销旅部,并派驻了黄埔军官训练团。
1939年12月,第29集团军奉第五战区令,出击天门南北方向,攻占王家岭、汪家河等地;随后第29集团军令第44军第150师为先头部队沿京祥-钟山攻击王家岭之敌,激战一周,连克王家岭、平阳观等地,毙敌400余;战至月底,第29集团军连战连捷,直进300余里,一部几进至沔阳,阵亡700余;1940年1月,第29集团军全线攻击京山方向日军,遭遇日军主力师团反击,激战10余日,最终第29集团军指挥的第44、67、75军及鄂中游击队等15个师兵力与敌第13师团对峙于长寿店、钟祥一线。
1940年5月,京祥方向日军第13师团主力两个联队进犯张家集,第44军第150师奉命阻敌于沙家店一线,激战两周,第150师伤亡过半,仍未使敌前进一步,使敌终未得逞;随后,第44军第149师及第67军第161师奉命牵制枣阳日军主力,第149师于朱家牵制途中遇日军主力,激战6日,退守大洪山隘口;此时,日军复陷枣阳;尔后,第149师击退尾随之敌。6月底,第29集团军经过一月激战,终阻击来犯日军,在日军全线撤退后,收复以往各阵地。
1940年11月起,第29集团军在湖北大洪山区分别与日军第4师团、第10师团、第40师团等部展开了为期一年余的游击战,战况之惨烈、孤军作战时间之长为出川七个集团军之首。11月22日,日军第4师团、第10师团所属四个联队及一个战车中队、一个骑兵中队进犯大洪山;11月26日,第4师团所属近卫第8联队、第10师团所属第63联队及战车中队之一部,飞机10余架,进犯张家集第29集团军司令部,司令部直属队誓死抵抗;激战3日,终将来犯之敌击退,是役,第29集团军所属黄埔军官训练团几乎全部阵亡,第29集团军所属各军合计毙敌1000余人,阵亡827人。12月,乘第29集团军休整之际,敌主力乘夜突袭大洪山,第29集团军誓死抵抗,与敌激战一昼夜,毙敌400余,全歼敌一个中队,阵亡1700余人。
1941年初,敌主力继犯大洪山,第29集团军四个师全线诱敌,终将日军击退。
随后,第29集团军所部全员前后依次撤离大洪山。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29集团军奉第五战区令,与第41军共同编组,由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缵绪直接指挥,第41军、第44军、第67军分别沿永隆河、皂市挺进;10月,第44军全歼京山方面伪军,第67军进占京钟路,第41军血战西虎山。10月7日,第44军进占汉宜路,第29集团军掩护第九战区开展第二次长沙会战任务结束。
历次战斗部分殉国官佐录:
张满富(第149师少尉排长,1939.02,湖北)
唐海云(第150师上尉连长,1939.05,湖北)
朱华荣(第149师少尉排长,1939.08,湖北)
彭仲宣(第150师中尉排长,1939.11湖北)
梁静珊(第162师上校团长,1939.11,湖北)
柯 荣(第162师中尉排长,1939.11,湖北)
唐 成(第149师少尉排长,1940.01,湖北)
甯少先(第149师少尉排长,1940.06,湖北)
阳怀本(第149师少校营长,1940.06,湖北)
廖孟仁(第149师少将参谋长,1940.07,湖北)
何 鑫(第162师上校团长, 1940.11,湖北)
庞安庆(第161师中尉书记,1941.04,湖北)
张亚伦(第161师中尉排长,1941.04,湖北)
廖象檀(第162师少尉排长,1941.04,湖北)
王耀卿(第161师少尉排长,1941.04,湖北)
胡恒嘉(第161师运输连少尉,1941.10,湖北)
刘希智(第150师上尉连长,1942.06,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