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起来,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集中安置点的王文君把自家小院打扫干净,然后帮助妻子清理整个小区的环境卫生。离开深受地质灾害困扰的老家,搬迁到安置点后,王文君不再考虑每天喂猪、喂鸡的事了。在新家这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中,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打算。 http://upload.lzep.cn/2017/0907/1504749264754.jpg 大寨乡菊花田 新家里的新生活 王文君的老家原本在江门镇青云村七社,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镇上对他们进行统一安置,搬迁到江门古寨集中安置点。 谈到老家的状况,王文君连连叹息:“老房子的背后就是大山,只要下大雨,一家人都提心吊胆,怕山上的岩石垮塌下来,还怕山水冲进家里。”虽然常年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但王文君没有想过搬出大山。 随着叙永县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程建设启动,江门镇易地扶贫搬迁将对青云、高家等村庄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王文君正好是其中一户,从青云村搬迁到了古寨安置点。 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卧室,像城里的房子一样,卫生间里安装了冲水马桶、厨房里用上了天然气,“与老家一年到头烟熏火燎、人畜混居、蚊虫到处飞的居住环境相比,现在的环境好多了”。王文君说。 来到安置点后,王文君不再喂猪、喂鸡,“喂牲口的污染大,干净的环境不忍心弄脏,现在我和老伴负责打扫安置点的卫生,有零活儿也会去做,挣点工钱”。 在高家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附近,“科窖生态养牛场”第一期工程已经投用。第一书记张祖航说,接下来,由企业捐建的二期养牛场将于年底完工。同时,还要配套建设1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气池,对牛场排污进行集中处理,所产生的沼气可供周边居民使用,粪渣还田用作农家肥,真正实现循环利用、生态发展。 新村里的新气象 在古蔺县大寨乡富民村明镜坝易地扶贫聚居安置点,村民项正英和邻居们正在家门口的菊花田里忙着剪菊花。他们搬迁到聚居点后,魔芋基地除草、木耳场采摘、菊花田剪花成了他们的工作。项正英说,聚居点干净卫生,环境好,不像在老家的时候,几间旧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时刻担心遭遇山上的泥石流冲击。 记者在村民陶正银家里看到,新家已经装修一新,楼上楼下打扫得干干净净。女儿陶燕说,利用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机会,家里办起了家庭旅馆。与老家的环境条件相比,搬到聚居点后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寨乡富民村第一书记李松长说,富民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也是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更加齐全,农家书屋、村民广场、卫生室等公共配套更加完善,道路宽敞干净,环境更加优美。 据了解,富民村结合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在聚居点内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搬迁户做饭取暖基本都用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破坏。同时,引进大型种养加工企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既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发展,又保护了环境,真正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