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资阳市安岳县在成都举行“旅游强县”研讨会,探讨如何利用安岳柠檬、石刻等资源建设旅游强县,并发布了“中国柠檬小镇”规划。会议透露,安岳县已经成立石刻研究所,将着手破解石刻保护等世界性难题。 安岳石刻“古、多、精、美”,始凿于南北朝,兴于唐朝、五代、北宋,在中国石刻史上具有“上承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现存摩岩石刻造像230余处、10万余尊、石刻经文40余万字,分布在全县69个乡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毗卢洞“东方维纳斯”紫竹观音、卧佛院世界最长左侧全身卧佛和华严洞、圆觉洞“西方三圣”等是其中杰出代表。 因为安岳石刻分布广泛,交通曾是限制石刻观光旅游等瓶颈。目前,安岳大力推进“旅游畅通升级工程”,县城至卧佛镇的旅游直线通道卧佛路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毗卢洞至华严洞的观音大道工程已全面完成,同时进入国家重点文物景区的公路都在规划建设。”安岳县副县长朱晓霞说。 安岳县旅游局局长刘毅介绍,防止石刻自然风化、渗水等,一直是世界性难题。2017年,安岳县石刻研究所成立,意图破解石刻保护中面临等世界性难题。石刻保护研究所将研究编制石刻保护规划,加强石刻日常保护,以及文物相关修复工作。“我们将面向全国招聘高层次考古等专业人才,研究所预计今年内可以开展工作。” 研讨会上,安岳县与四川出版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安岳石刻保护,并将规划安岳石刻文化旅游综合体、石刻文化主题博物馆等项目,孵化石刻文创产品等。 资阳市副市长、安岳县委书记许志勋介绍,安岳坚持立足成渝、聚焦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取向,以石刻观光、柠檬养生、休闲度假、宗教朝圣为发展重点,着力做精旅游景区、做响旅游品牌、做大游客总量、做实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安岳旅游业全面提速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