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稻田养鱼模式的发展演变
邛崃的地理形态,称为六山一水三分田。丘陵,山地,平原大约各占三分之一。邛崃的丘陵地区,多为冬水田,长年屯水,主要产一季水稻。坝区多堰灌稻田,自流灌溉,可种两季。因为水源保证,所以在邛崃的丘陵和平原地区,农户历史上都有利用稻田养鱼的传统。 丘陵的冬水田除了种植水稻,人们也用来养鱼,冬水田一般水深一尺左右,一年四季不放干,其中养的主要是鲤鱼和鲫鱼。鱼苗来源,一是原来稻田中自然繁殖的,二是农户放入的小鱼苗。冬水田里养的鱼,在水稻收割时也不会捕捞,一般农户喜欢在过年时间捕捞,产的鱼,也出售,也自用。里面的鱼可以多年生长,重的可以达到两斤。亩产可达100多斤。为了避免鱼被盗捕,农户会在冬水田的最深处,投入竹丫树枝,使盗鱼者,无法使用渔网。由于不能放干冬水田捕鱼,农户在冬水田的捕鱼的办法也非常特殊,他们用罩鱼的的办法。工具就叫“罩”,它一般是白夹子竹条编成的。实际上是个上口小、没有底的大筐。它的上口有一个直径二十多公分的圈,如果发现某处有鱼游动,就会迅速扣上去,然后右手伸进罩的上口,进罩里面摸鱼。这种罩,由于竹条中间的间隙比较大,一般小鱼就会溜出去,留在冬水田里,继续生长。 而坝区稻田养鱼的办法主要是秧沟鱼。秧沟鱼,在邛崃农村自古有之。是农民增加稻田收入的一种办法。坝区的水稻田栽上秧子后,保持的水有五六寸深,农民就利用这个水面,在整个水稻的生长期间,在里面放养鱼苗,鱼苗主要来源于本田自然繁殖生长的或者其它水稻田里的收集的小鱼。鱼种主要是鲫鱼。农户在水稻刚黄时,完全成熟前,在有些保水条件比较好的田块中间挖秧沟,把沟里的水稻移植到沟两边,沟里屯水,田里的原来鱼进入沟里,再在沟里养一段时间。在水稻收获前后开始捕鱼,农户放干秧沟捕鱼。这些秧沟鱼不大,每条大约50克左右,它们大部分进入鱼市场,少部分农户自己食用,据当时调查,有的秧沟鱼的亩产量也可达十斤左右。在水稻收割的时间,这些秧沟鱼的大量上市,占整个鱼市场的一半以上,价格也比较便宜。因为秧沟鱼的养殖基本不需要什么投入,农民称为顺手捡来的额外收入。所以在邛崃的坝区,非常流行。 当时就有专家研究认为,稻鱼共生,非常符合自然生态循环,鱼吃害虫,松土排便施肥,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可以增加水稻产量,产的鱼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值得提倡推广。 上世纪80年代末,邛崃市科协总结了本地农村传统稻田养鱼的方法,开始在全市开展推广稻田养鱼技术。当时称为稻田种养殖立体农业技术,印发了很多资料,利用每年的科普宣传月,向农民讲解稻田养鱼的好处,各乡镇科协也搞了一些稻田养鱼的示范田。邛崃市科协还为此开了现场会。 邛崃科协推广的稻田养鱼的模式与农民传统的秧沟鱼养殖模式不同的地方是,建议先利用稻田放养一段时间的鸭子,利用鸭子吃害虫,鸭子在稻田中的活动,起到薅田作用,鸭子不再下田。然后放入鱼苗,挖秧沟的时间也比原来传统的提前了一点,而且比老式的秧沟更深更宽。鱼苗主要为人工培育投入。稻田养的鱼,捕捞后选择比较好的鱼苗再投入鱼塘水库进一步继续放养。当时称为鸭稻鱼模式。 现在的邛崃渔香米模式,在稻田里开挖更大更深的边沟,鱼可以在其中长期喂养,还有采用人工投食办法,选择优良鱼种,鱼的品种也多,与以往的稻田养鱼模式相比,更为先进,可以不用或者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稻米的品质更好,鱼产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