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三年,泸州近日迎来了“全国统考”,全体泸州市民共同接受“考验”,将泸州人最美、最文明的一面展现出来。如今,“全国统考”已过,但文明在泸州已成为常态,文明行为、文明举措在大街小巷仍随处可见,文明劝导员继续坚守岗位......文明早已深入全体泸州市民心中。 http://upload.lzep.cn/2017/0926/1506390436815.jpg 江阳南路,文明劝导员张代秀坚守岗位,市民文明出行 礼让斑马线、排队上下车、果皮纸屑不乱扔,人人争当志愿者......创文三年以来,文明在泸州成为常态,也深入全体市民心中。 市民李琴说,在泸州创文“全国统考”期间,每个人都卯足了劲,规范自身行为,坚决不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为泸州创文“丢分”。李琴说:“‘考试’结束,心中没有那么紧张了,但文明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现在,在泸州的大街小巷,做文明泸州人已经成为共识,不横穿马路、不乱扔垃圾,我们不会因为‘考试’结束而放任自己。” 市民周霞说,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把文明长留心间。走在马路上,虽然不是处处都有志愿者执勤、进行文明劝导,但市民都很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做好身边小事,不让文明“断档”,是每一个泸州人文明素质的体现。周霞表示,文明其实都是发生在一瞬间,一个个小小的文明举动,体现的既是个人文明素质,也是整座城市的文明。 9月25日下午,在一环路江阳南路,文明劝导员张代秀挥舞着手中的旗帜,劝导市民走斑马线,按信号灯过街。 张代秀告诉记者,现在,市民的文明意识明显增强,横穿马路、闯红灯的现象基本绝迹,这既是三年创文给泸州带来的变化,也是泸州人素质提高的体现。 记者了解到,泸州创文“全国统考”虽然已经结束,但文明劝导员仍然坚持在岗。在城区各主要交通路口,仍然可以看到文明劝导员的身影,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劝导不文明行为,继续做文明的“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