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过去五年,中国教育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和系统性的提升,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近日就提出,教育改革攻坚有“三块硬骨头”。(人民日报:教育改革,攻坚还要下功夫)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保护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青少年教育是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途径。加强青少年教育,对于在全社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形成共同理想,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育良好道德风尚具有不可替补的作用。 我们生活的时代,社会高速发展,充满了竞争,也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许多人对本领感到恐慌,在学校里学生需要学会很多能力来应对未来的社会压力,如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交际能力等。当心理的调整与行动出现偏差时,问题就出现了。所以,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不仅仅是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教育资源,更重要的还是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从源头上保护青少年茁壮成长。 首先,要塑造健全人格。要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具有改造自我的勇气;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抗挫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塑造创新人格。要确立社会责任感,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要培养创新毅力,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要培养团队精神,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要培养诚信品德。要树立“做诚信人、说诚信话、做诚信事”的诚信观念。最后,发展创造个性。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为青少年创造个性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相信这样培养的青少年将更满足社会需求,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建设出更美好的祖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