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月11日,河南潢川县第四中学,一名女教师质疑校长篡改教师职称评审成绩,站在桌上大骂校长,双方有肢体冲突。
潢川县第四中学校长对此回应称,会上校方公布了上面分给学校4名中级教师职称评审指标,他的希望很大,她当时可能是有点情绪失控了,质疑我们学校分数是不是改错了,所以我们就让她到台上来说清楚,她在前四名,她害怕不能百分之百进入。这个事我们跟相关的局长、局党委成员都汇报了,这个事情都平息过去了。
-2-
在我们的印象里,中学女教师都是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形象,和破口大骂的泼妇丝毫沾不上边。
是什么让我们的女教师变成了骂街的泼妇?
从新闻媒体寥寥数语的报道当中,我们搞不清孰是孰非。
但是评职称让女教师变成了这种样子,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管是校长真的篡改了职称评审成绩,还是女教师只是因为担心评不上职而情绪失控,都说明了教师评职具有巨大的负面效应,已经将部分教师逼得濒临崩溃。
-3-
客观地说,中小学教师实行职称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也确实曾起到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但近年来,教师评职,也暴露出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甚至成为了一个教育焦点问题。
由于受到学校岗位设置的约束,教师在评职称时有名额限制,如果学校名额满了,再优秀的教师也难以评上职称。
大多数名额未满的学校,也往往是僧多粥少,每年不多的名额让老师们争得头破血流。
-4-
而在这种情况下,也确实滋生了一些校园里的腐败现象。
在当前的管理模式下,校领导掌握着主动权,从平时荣誉的分配,到量化赋分的过程,都有可操作的空间。
一些领导在评职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使得许多工作成绩突出却不会走关系教师一直被挡在职称的门槛之外。
当然,虽然很多老师对评职存在不满,但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忍耐,很少有人站出来公开和校领导叫板。
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线教师对评职的不满情绪一直在积累,那位女教师的偶然爆发,其中也有必然的成分。
-5-
女教师为评职站在桌子上大骂校长,再一次告诉我们,现在的职称制度,真的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一是放开名额限制,设置公开的职称晋升标准,只要教师符合要求就直接晋升。
二是取消中小学教师的职称制度,或工资不再和职称挂钩。
只有这样,一线教师才不会一年到头把所有心思都放到评职称上,才不会出现因为评职而情绪失控的情况。
而只有教师都把心思放到教学上,不再为这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耗费大量精力,我们的教育才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