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总是让人回味无穷。每到逢年过节,大街小巷总会听到有“爆米花咯”的吆喝声,那铁制的“三脚架”、那火苗、那“炸筒”、那小风箱,还有那笑逐颜开稚嫩的笑脸,时常会勾起人们对儿时舌尖美味的遐想。春节前夕,记者带你走进“爆米花”的热闹场景,共同回忆儿时的美味。 闻声而至 闹市中探寻儿时记忆 日前记者来到乐至县天池镇东郊蔬菜批发市场,不远处“嘭”的一声炸响,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老人放下黑乎乎的“炸筒”,麻利地将麻袋中的爆米花倒入簸箕,围在旁边的小孩则迫不及待地抓起爆米花往嘴里塞…… 装上玉米,放入白糖,拧紧“锅盖”……一切准备妥当之后,老人再次坐回爆花机前,悠闲地摇着爆米花锅,不时关注着“炸筒”上面的压力表。不一会,老人从火炉上卸下“炸筒”,然后对准一个长长的麻布口袋,左手紧握手柄,右脚踏住“机关”,右手再用一根铁棍用力一撬,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爆米花顷刻涌向麻袋的底部,接着便是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这炸声一响,再次引得旁边馋嘴的小孩儿们争先恐后地涌向“炸筒”,争相“抢夺”这刚出锅的美味。“慢点,慢点,别烫着了,那边还有……”老人一边收拾着刚出锅的爆米花,一边乐呵呵地对着孩子们说道。 “快过年了,这个大爷经常在这里爆。这些娃娃些哪里见过嘛,好奇得很!”家住附近的陈素琼说道,“我还是有好多年都没见到爆米花了!” 据陈素琼介绍,只要一听到爆米花的声音,附近的大爷大妈们便带着孩子,拿着玉米、大米等爆米花的原料来到这里,排着队等着加工。这一等,或许就是半天,其中也不乏有周边的年轻人前来预订。大家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一起回忆着儿时的美好。 渐行渐远 爆花“守”艺人愁传承
闲谈中记者得知,老人叫曾治国,从事爆米花生意已有多年,平时都在乡下务农,只有闲暇时间才会在街上来摆摊爆米花。近段时间以来,每天早上8点多,曾大爷便和老伴儿一起,推着三轮车,在乐至定点的几个小区旁为大家加工米花。 “早些年,爆米花很多时候还要担着挑儿走街串户去找生意。”曾治国说,“现在只要把摊位一摆开,就会有人围过来。” 据曾大爷介绍,每次爆花声一响起,总能吸引不少人前来加工或是购买。
“这个技术不复杂,但挣钱不多,所以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 曾大爷说,“上了岁数,我的身体也不行了,估计也就再做一两年吧。”言谈中,70多岁的曾大爷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对于这门传统老手艺的传承,老人不免透出了一股淡淡的忧愁。或许,不久的将来,这“嘭、嘭、嘭”的爆炸声只能伴随着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大家记忆的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