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又称对联,是我国独特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楹联是由格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它保留着格律诗的某些特点,如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格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现在大力发展旅游,也是挪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到处都新建、打造了一批新的旅游景区景点,书写楹联也就成了重要内容之一,各种书法都一齐跃上楹联,这种现象又好又不好。因为景区景点的楹联除了一般楹联的文学作用外,还具有以下功能和作用:
一、 装饰点缀、美化环境,能为景区景点增光添彩。
二、 彰显景区景点的历史、文化特色,提升景区景点的文化品位。
三、 有自然的广告宣传和推介作用,为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服务。
由于景区景点的楹联具有这些重要的功能与作用,那么,景区景点楹联的定位,应该是让游人看的又好认的,而不是用作书法展览的,更不是用来显示某些特殊字体的书法艺术的。所以,字体书写应当规范,最好用雅俗共赏,大家一看就容易读认的楷书、隶书、魏书等字体,不用只有高雅之士才能读认的草书、篆书等字体。草书、篆书等字体哪怕书写者写得再好,但很多游人看了却认不得或认不完,那豈不自降了品位,自贬了楹联的功能与作用!笔者认为,各种字体不拘一格百花齐放,就只适于书法家们书写条幅横幅、画作题写、交流切磋、馈赠赠送、书法展览、制作书法商品等等,用于景区景点楹联书写未必合适!
望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加强对旅游景区景点楹联书写字体规范的管理!
以上仅为个人之见,不当之处,还请行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