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 三苏尤其是苏轼是眉山市人的骄傲,但是至今他们的出生地仍然是一个谜,大凡眉山人都觉得有点惭愧,这是一个亟待我们这一代人解决的问题。有人自以为搞“清”了,但有诸多疑点摆在面前又无法解释。专家学者固然有他们的专业知识,但是我觉得发挥群众智慧,对加速解决这一问题应有好处,所以我提议来一个大家谈三苏出生地的话题。现在我先来谈谈三苏出生地的看法,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如有不同意见者,请不要太急,把原文看清楚了再说。 三苏出生地探讨系列四 三苏老家的变迁 三苏最早的老家到底在眉山城下西街南的三苏祠,还是原丹棱辖区三苏场的拨股祠注?其实,三苏的最早的老家,既不在眉山城下西街南,也不在原丹棱辖区的三苏场,而从现存三苏祖坟园——苏坟园分析,应该在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现在叫东坡区修文镇十字卡村)。三苏的祖坟葬在那里,苏东坡的爷爷苏序死后也从拨股祠抬去葬在那里(见苏轼《苏廷评行状》),苏东坡的孙子苏符死后也回葬在那里。苏洵还为其高曾祖苏釿始的苏家编了一部小宗《苏氏族谱》。苏洵在《族谱后录上篇》说:苏“味道,圣历初(公元698年,唐武则天执政,苏味道深得武则天赏识—引者注)为凤阁侍郎(即宰相——引者注),以(政权更迭——引者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即二儿子苏份—引者注)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所以三苏与眉山有剪不断的情结。由此推理:苏味道的二儿子苏份,最初应落户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娶妻生子,繁衍子孙,发展成一个大家族,也陆续有迁走的。三苏一家的祖先,原也在修文乡安道里,后来也许拨股祠周边有石佛的吸引、或跟石昌言家的关系,才迁到拨股祠。 拨股祠处在一个小山上,拨股祠及周边属山村浅丘地形,直到清朝嘉庆二十年才在这里建了三苏场。三苏场行政区划为三苏乡,现在合并到伏龙乡,连伏龙乡一并亦叫三苏乡。三苏场的西隅有座四合院(原宅至少主要是茅屋,苏辙“弱冠衡茅住”可证),这就是拨股祠(原址在现三苏中学校园内),堂屋供奉有三苏大塑像,中间的苏洵为坐像,塑得要大些,坐起的高度约有三米,座下还有基,加上座基,高约四米,苏轼、苏辙塑像分左右两侧侍立,每座也高约三米。据《眉山县志》显示,那个拨股祠是清朝时候扩建的,清朝以前的拨股祠规模很小,塑像也小,还误入了东岳菩萨。到清朝整修扩建拨股祠时,东岳菩萨才被移出,另建东岳庙,现在三苏场屠宰场即是。为什么叫“拨股祠”呢?元朝,丹棱县并入眉州直辖,元朝初年丹棱在三苏出生地,建了一个最早的“三苏祠”,还叫了三十多年呢。眉山城三苏祠最早的名字叫“三苏父子故里”,后叫“三苏堂”,到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因重建才改名“三苏祠”。解决三苏祠同名的推理:应是州府出面说,那里的“三苏祠”就算眉山城三苏祠拨一股到那里去建的祠,叫“拨股祠”吧——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三苏祠的分祠。于是三苏场的三苏祠,在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就改名叫“拨股祠”了。后来,拨股祠一直到解放前都香火旺盛,所以老百姓就叫它“拨股庙”了。修文乡距离三苏场三十多里,安道里的距离还要近十里。三苏一家迁居拨股祠的时间无法考证,但至少苏洵的祖父苏杲已住在拨股祠——原地址名无考,后出了三苏,再后才改名凤凰山,意为小山中飞出了金凤凰。苏洵的妻子程氏刚嫁到苏家,“时祖姑(婆家奶奶,即苏杲之妻—引者注)犹在堂”( 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家景较殷实。为什么说较殷实呢?苏洵“洵有山田一顷”可证,虽有一百亩田,但当时田系小土产量低和人口稀少的情况下,也并非极富,当然也绝非“极贫”。再说培养两个进士也绝非“极贫”家庭能完成的。苏洵的高曾祖苏釿,曾祖苏祜,祖苏杲(一说为苏宗杲),父苏序,几代均无显贵。苏序是个很有魄力(二毁茅将军庙)的人,因苏洵成名,追赠尚书职方员外郎,苏辙作尚书右丞(副宰相),又追封太子太傅。苏序娶史氏,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苏澹,二儿子苏涣,小儿子苏洵。前二个儿子“皆以文学举进士”(见欧阳修《老苏先生墓志铭》“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他们均以眉山县名义考取功名,故苏家在眉山城名气很大。苏洵生于祥符元年,即公元1009年。他才长到十六岁,二哥苏涣就考中了进士做了官。苏涣做了官,恰巧苏东坡的程舅也做了官,所以苏程二家“皆以子贵封官”连姻,才有眉山城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程氏、下嫁给荒山僻野的苏洵(见苏轼学生李荐《师友谈记》)。苏家主要交通工具是驴,从拨股祠到眉山的路程不到两个小时即到,具备了与眉山城联系的物质条件。苏洵成人后,父亲已老,彻底退休,大哥苏澹身体常有病,赋闲在家,二哥苏涣在外做官,家庭的担子自然落在苏洵的身上。他便关了家门,下田干农活,耖田刮地(刮地,土话,耙地),栽秧薅草,辛辛苦苦干了十年农活,成了十足的山农,“昔者倦奔走,闭门事耕田,蚕谷聊自给,如此已十年”,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家待我而生”即是也,为了养家糊口,疲于奔命。苏洵娶程氏,生了三男三女,由于山区缺医少药,除了一个姐姐刚嫁人不久就死了外,仅存活两个儿子就是苏轼、苏辙。苏轼、苏辙的存活,苏序可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祖孙之间的关系用情深似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苏序死了20年后,苏轼还请曾巩给他作墓志铭,苏轼还觉得不够,后来还亲自专为苏序作《苏廷评行状》文;苏序死了40多年后,苏辙当副宰相时,还为苏序申请了太子太傅的封号。苏洵、苏轼、苏辙都出生在拨股祠(见拙著《也谈三苏出生于拨股祠》)。到后来,据苏洵说是邻居进士石昌言激励了他(见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照理应该还有二哥苏涣的影响(从苏洵成名后,艰难求官路可以看出),苏洵萌发了弃农从文的思想,他说:“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可能苏洵比较现实,受大哥苏澹成了功名、身体搞坏、不能做官挣钱的负面影响,才如此做——引者注评),“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后来到二十七岁他才“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苏洵的妻子程夫人很有经济头脑。为支持丈夫为学,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她变卖所有服饰玩物做资本,到眉山城下西街租了一所住宅,改开办成经营轻细丝织品的商行,取名叫“纱縠行”。纱縠,指代轻细的丝织品。行,商行,商店(多指较大的)。程氏在纱縠行,拼命做生意挣钱,数年后遂为富家,程氏实践了“以生累我”的诺言。之前苏洵、苏轼、苏辙还在拨股祠生活。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苏家已经建成了下西街南侧背后的“纱縠行宅”(即三苏祠,纯住宅),三苏才迁到那里。迁居前拨股祠的农业没有放弃(苏轼、苏辙均有诗文记载),三苏也一直住在拨股祠。程夫人是个十分能干的女人,后来为了给三苏减轻负担,留条退路,还回拨股祠操守三苏祖业,直至死(见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在此期间,程夫人将苏家的布置作了彻底的改造,苏洵回家都惊叹,“我归旧庐,无不改移。”程夫人为三苏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程夫人也许就没有三苏。 从上文看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三苏老家的变迁:修文乡安道里(现叫修文镇十字卡村)——三苏场的拨股祠——眉山城的三苏祠。就是说,从苏洵起三代前的某代前的祖宗一直居住在修文乡的安道里,安道里为三苏老祖宗的根基地;某代起迁到了原丹棱县辖区三苏场的拨股祠,但仍属眉山管,拨股祠为三苏的出生成长地;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三苏才迁到眉山城的三苏祠,三苏祠是三苏的成名地,也是苏轼苏辙的成长地,所以说三苏将籍贯填为“眉山”是理所当然,苏轼《苏廷评行状》“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其先盖赵郡栾城人也”,欧阳修《老苏先生墓志铭》“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世家眉山”均可以证实。 但是三苏一生对拨股祠都念念不忘,苏洵《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说:“丈夫正多念,老大不自安。居家不能乐,忽忽思中原。慨然弃乡庐,劫劫(犹汲汲。匆忙急切貌——引者注)道路间。”在《上田枢密书》又说:“洵有山田一顷,非凶岁,可以无饥”。苏轼《和归去来兮辞》说:“我先人之敝庐,复舍此而焉求?”苏轼《监试呈诸试官》说:“我本山中人,寒苦盗寸廪。”《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说:“归耕何时决,田舍我已卜。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秔稌。……逝将解簪绂,卖剑买牛具。故山(旧山,指家乡)岂不怀,废宅生蒿穞。”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还说:“轼朝生于草茅尘土之中”。苏辙《葺东斋》说:“吾生溪山间,弱冠衡茅住。生来乏华屋,所至辄成趣。”《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五东湖》说:“异乡虽云乐,不如反故岑。瘦田可凿耕,桑柘可织紝。”“家”、“乡庐”、“我先人之敝庐”、“废宅”、茅屋、“山田”、“山中人”、“石佛山南路”、“尔家川”、“故山”、“废宅”、“生于草茅尘土之中”、“生溪山间”、“故岑”、“瘦田”均明显指拨股祠及周边这个范围。可见,苏洵在十几年后,还在痛悔“居家”“不自安”而“弃乡庐”,甚至半个世纪后,苏轼苏辙还在深情怀念故山,仍把拨股祠看作家乡——学陶渊明找的归隐地。苏轼不是在作秀,他“望故家而求息,曷中道之三休”,“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虽在海外,未尝不归云尔”(见苏轼《和归去来兮辞》);归耕也艰辛,“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见苏轼《和归去来兮辞》)“欲归者十年,勤请不已”(苏轼《跋李伯时卜居图》)及其他多种原因未归而已。
注:三苏出生时及上溯到隋朝丹棱建县时,三苏场均系丹棱辖区,当时丹棱还辖到东馆以东凉风顶,北宋王存等奉敕撰写的 《元丰九域志卷七·成都府路》载,丹棱辖四镇,“东馆”为首,辖拨股祠;眉山辖六镇,未含拨股祠。东馆,这个地名是丹棱起的,意为丹棱东边的一个馆子(起名时还不是集镇)。上面陈述的是历史事实,当时丹棱县辖拨股祠,跟三苏没有关系。清康熙6年即公元1667年,眉州知府赵蕙芽借口“眉州地狭事繁难任徭役为词”,将三苏场连同整个万盛区才划到眉山县,县志有记载。万盛区划到眉山前,眉山丹棱界碑在凉风顶,至民国时还存在,但是三苏家及石昌言家仍属眉山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