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灾难日十周年诗文一组 
——向胤道2018.5.12-13于蓉城  
   一、灾难日反思汶川大地震 
 
 
崩裂沧桑恰十年,哀声犹在耳边旋。 
血痕顶戴染冠儒,豆腐工程追命幡。 
报震有才官阻碍,昏庸无德仕升迁。 
亡灵九万实难寝,少见反思多媚言。 
 
 
    二、汶川地震十周年祭 
 
  
十年难抹心窝痛,九万同胞鬼府梦。  
屋宇良田成粉齑,畜禽生命化新冢。  
山川易改伤久存,思绪难移惭常涌。  
三柱清香祭九泉,耳边萦绕哀声恸。  
    三、四川有关预报资料  
四川省地震局前预报组长李有才,当年极力反对建紫坪铺水库,认为选在地震带上,一盆水悬在成都头顶。07年底到08年他多次预测汶川一带将大震,多方上书无果。无奈直接说服紫坪铺水库放水,将库容从十二亿立方减至三亿,不久大震,成都才免了灭顶之灾。2007年 10月,四川省地震局勘测中心龙德雄高工也加入了预报地震的行列,他在2008年四川地震趋势研究报告论文中正式提出川滇地区进入大于七级的强震活动期,四川北部的龙门山区域在十一月份前可能发生七点五级到九级大地震。这篇正式发表的论文,比李有才的预测更为精准。但是 四川省地震局局长韩渭宾2007年12月在《四川地震》杂志发表正式论文,认为“中国处于强震活动的末尾阶段,已把所积累的能量,应变释放完了。所以川滇最近有七级大地震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篇论文被业内称为封顶之作。就是这篇狗屁大作,使近九万生灵涂炭。中国地震局预测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汪成民指出:汶川地震做得更差。领导水平加上整个思想乱了,不是技术问题,技术层面没什么问题。领导水平太差,极差。受国外地震不可预测的影响非常糟。可叹这些混账地震官员九万亡灵没影响他们仕途的顺坦。  
(某国家机关哀悼现场--向一摄)  
   四、小可阅读了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曾在当年的7月3日写下这样的日记,发在多家网上: 
《这些地震专家特级棒08.7.3》
  
2008年第6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有关汶川地震预测到的专家如下:
  
1、2008年4月26、27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专业委员”集体讨论,作出“在一年内(2008.5-2009.4)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预测。 
2、黄相宁(地震地质地应力云图灾害预测小组组长)预测,2007年5月-2008年4月,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四川雅江-云南剑川-印度东北端很可能发生8.3级地震(文字报告于4月30日上报中国地震局等)(以上第99页) 
3、在2007年黄皮书里,张建国专家预测:2007年2月4日到2008年2月7日,四川东经100-104度,北纬28.4-32度可能发生7.0-7.5级地震; 
4、在同一黄皮书中,耿庆国专家预测:“2007年2日上旬或5月下旬或8月上旬,在川甘青交界处,特别是四川阿坝州、甘孜州,有7.5级地震。” 
2008年黄皮书中,有5个预测与汶川地震有关: 
5、缪安存预测“2008年7月前后,东经103度,北纬34度附近可能有8.6级巨震灾害。” 
6、宋松预测“2008年2月1日到2009年3月31日,青海、甘肃中部及四川北部会发生5.2-6.2级地震。” 
7、沈明军预测“2008年1月13日-4月21日,或7月18日-11月22日,在四川龙门山俯冲带断裂区发生5.7正负0.5级地震的可能性大。” 
8、郭增建预测“2008年康定可能发生6-7级地震”(以上第107页) 
9、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李均之教授预测:他的次声波曲线在5月2日和3日分别有异常跳动,预测在9天之内必有大震,震级应在8级以上,结果12号发生汶川8.0级地震(第96页) 
10、另外有一个女孩的关于地震的研究论文,预报了2008年龙门山地区要发生6.7级以上地震(第100页) 
看了这篇文章中的专家预测,心潮难平,草成打油诗几首以记之。 
 
1、 潜心研究地震带,条条预测均有彩。 
    可惜难登大雅堂,山崩地裂无阻碍!
  
2、 专家并未白吃饭,项项预报沥肝胆。 
    可惜难为世人知,测如未测天地反。
  
3、 这些专家特级棒,点点研究大发亮。 
    谁说专家不如蛙,他们个个都很强。 
 
 
    五、汶川地震头七,笔者恰在于天安门广场,哀悼时写下了以下的诗句 
 
     举世之哀---写在08年5月19日下午2时28分 
 
汽笛的长鸣划破苍穹, 
鲜红的国旗停在半空。  
此刻,天地屏住了呼吸, 
此刻,地球停止了转动; 
举国,为遇难同胞默哀, 
举世,为灾区人民伤恸! 
 
十三亿高昂的头此时低下, 
百万里山河悲伤潮涌。 
从工矿到农村,从机关到街道, 
都在默默地祈祷祝送, 
祝送死难同胞一路平安, 
祈祷亡魂化作天国的彩虹。 
 
今天、明天、后天,破天荒地 
世界为平民降下了半旗, 
全中国默哀三分钟, 
三分钟孕含了太多的沉重! 
沉甸甸的一百八十秒, 
凝聚了五千年的神韵, 
激励着千千万万黄肤色人种。 
 
受苦受难的人民,不哭! 
奋勇前进的中国,不哭! 
面临灾难,我们不会停下步伐, 
迎着困难,我们向前冲锋! 
雄起!化悲痛为力量 
重塑中华魂,重振雄风! 
加油!化哀伤为信心, 
重建家园,重建美丽河川山峰! 
         
     (文本人原创,图片均是本人在不同场合拍摄引用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