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集中曝光了骗取扶贫资金、截留低保款、吃拿卡要、优亲厚友、弄虚作假、失职失责等24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应该找准定位、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敢于“亮剑”,坚决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说“不”,进一步加大集中整治和监督督办力度,加强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 一是坚持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要坚持专项治理,党员干部要认真履行精准扶贫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拓宽监督渠道。让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也要保障及时高效处置问题线索、严惩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发现问题要加强督办督查、通过互联网和媒体平台持续公开通报曝光、让全社会监督督察督办过程,深化工作成果、推动公开透明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专项治理落到实处。 三是分类精准出击。紧密结合实际,采取明察暗访、主动下访、入户核查、随机走访等方式,通过对一些“小切口”的深入核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发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优先研判处置,实行严查快处,敢于“亮剑”,坚决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说“不”,切实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发力。
|